如果有人告诉你,你罹患癌症晚期,生命最多只剩下3个月的时间,你会怎么做?
如果好不容易挂上的专家号,却给不了你一丝人文关怀,只有模棱两可的回答,这时你又该何去何从?
凌志军,年生人,《人民日报》的高级编辑、记者,资深畅销书作家,被誉为中国的威廉·曼彻斯特(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光荣与梦想》的作者)。得益于凌志军出色的创作能力和所处的平台,他的前半生可谓顺风顺水,事业、家庭双丰收。
年2月的一天,凌志军突然晕倒,医院抢救,医生通过检查在他脑中发现了两处病灶,疑为脑瘤,这也正是导致他晕倒的罪魁祸首。
在院治疗期间,凌志军又进行了一次全身检查,不查不要紧,一查吓半死,除了脑子的肿瘤之外,肺部也查出了肿瘤组织,且发现时已经是中晚期了。
确诊晚期肺癌,且有可能已经转移到了脑部,这几乎是肿瘤病例里最糟糕的情况,对于那个年代的医疗技术来说,患者的大半个身子已经踏进了鬼门关。
当凌志军的妻子被告知丈夫可能最多只有3个月生命的时候,完全蒙了,本想瞒着丈夫,却很快就被聪明的凌志军察觉了异样,无奈说出了真相。
凌志军是高级知识分子,自然明白这种疾病的凶险,冰冷和绝望就像黑洞将他一点一点吞噬,整个人瞬间老了10岁。
不过人都有求生的本能,凌志军索性死马当活马医,搏上一搏,在好友的推荐下,他和医院,斥元“巨资”挂了一个在脑瘤方面颇有造诣的专家号。
医院的神经外科是中国医界的第一阵营,在整个亚洲也是首屈一指的,在医疗改革之前,各地的脑瘤患者大多都会选择来到这里手术治疗,术后的5年生存率也是最高的。
只是来此看病的人基本上都是重症的中晚期患者,为了来北京治病已经花光了积蓄,人人脸上都写满了绝望和痛苦,气氛异常压抑。凌志军在走廊排号时感觉度秒如年,脑袋和胸口疼的更厉害了。
凌志军悔不当初,就是因为自己过去经常熬夜写稿,生活作息严重不规律,缺乏睡眠透支身体,这才自食恶果。
得了病以后才发现,当年酒桌上的豪言壮语是那般可笑、幼稚,他心里暗暗发誓,如果病能治好,一定痛改前非,再也不能把自己当20出头的小伙子挥霍身体了。
“凌志军!凌志军在不在?”
“在在在!在这呢!”
凌志军和妻子深吸一口气,艰难地拨开一层层候诊的人群,走进了一间宽敞明亮的诊室。诺大的诊室里面只坐着两个人,一个年纪大一些的,应该是主任,在他对面坐着一个年轻人,是主任的学生,也是助手。
妻子将凌志军脑医院的诊疗记录放在主任的办公桌上,在主任看片子的时候,跟凌志军一人一句地讲述病情和目前的感觉。
主任从他们进屋到看片结束,几乎没有跟他们说过一句话,只是紧皱眉头,似乎在思索什么,偶尔与自己的助手在胶片上指指点点,聊了一些夫妻俩根本听不懂的医学术语。
凌志军是资深媒体人,当惯了主角,哪里受过这般冷遇,他特意将声调提高了几度,希望主任能够用心听他讲述病情。
谁料这位主任只是用眼角瞥了他一眼,似乎对他打断自己的“授课”很不满意,那个年轻的助手听的津津有味,不时点头附和,也根本不理会这对可怜的夫妻,这可把凌志军给气坏了。
凌志军刚想发作,立刻被眼尖的妻子一把按住,妻子强压心中的不满,柔声问道:“主任,我爱人肺里的肿瘤跟脑子的肿瘤有关系吗?”
患者一句再正常不过的问话,这位主任却感觉到自己的权威被冒犯,于是连续抛出了两个反问句:“你们希望有关系?是不?”
夫妻俩被主任这两句反问怼的说不出话来,怒火中烧,可是他们又能怎么样呢,医院承载了他们全部的希望,总不能因为被呛了几句就不治病了吧。
医院进行了一系列检查后,夫妻二人又抱着一大堆胶片和检查报告,医院大门。冬天的北京,夜幕低垂,寒风刺骨,就如他们此时的心情一般。
即便是医院专家,也仅仅是在诊断书上模棱两可地写着:胶质瘤?多发转移性病变?花了这么多钱和时间,做了这么多检查,还是没有确诊肿瘤性质,这让凌志军很难理解和接受。
凌志军百般无奈之下,只好向自己的妹妹求助,他的妹妹在比利时工作,也是一位医术精湛的专家,听说哥哥的病情之后,立即要为他安排一次国际会诊。
妹妹通过国际快递的方式要到了凌志军的所有病例和胶片,然后详细听取哥哥的病情感受,转述给到场的外国肿瘤学专家教授。
外国专家们把9张胶片并排放置在硕大的读片器上,仔细观看,期间不厌其烦地向妹妹询问病情细节,整个会诊过程持续了一个多小时。
这些外国专家在会诊结束后,又将胶片的电子版带回家,反复放大细节,接着进行了第二次会诊,这次大家得出了一个共同的结论:
患者脑部的病灶只有一半是恶性肿瘤,另一半是良性的,且与肺部肿瘤无直接关联。建医院重新进行一次专家会诊,结合国内外会诊结果进行对症治疗。
医学界的国际学术交流活动还是非常频繁的,这些外国专家也认识一些中国这方面的权威,并且当即给凌志军妹妹推荐了一位专家。
妹妹雷厉风行,立刻订了一张回北京的机票,凌晨5点落地后就马不停蹄地带着片子挂了这位专家的号。
妹妹本以为自己是被“推荐”来的,专家总得重视一些,谁知她的经历却跟凌志军如出一辙,先是在走廊等了几个小时,好不容易听到叫号,妹妹冲破专家身边的重重封锁,就看了3张片子,说了两句话,连屁股还没坐热,就被专家一句话给打发出来了。
这位神外权威看过片子后,直接说出了自己的结论“转移瘤,必须立刻入院手术”。妹妹问:“如果不做手术,有几率自愈吗?”专家这才总算抬头看了妹妹一眼,不屑地甩下一句:“那就等着吧,下一个!”
听到这句话,下一位患者便非常识时务地走近了几步,把小红本放在了专家面前,将妹妹重新挤回了人群。
等着吧?
等什么,等死呗!
看着时差还没有倒过来的妹妹痛哭流涕的样子,凌志军又是气愤又是心疼,他明白身边的人已经尽了他们最大的努力,要想战争病魔,还得自己先坚强起来,自己拿主意。
他原来的计划是先处理脑子里的肿瘤,毕竟这个位置更凶险,不过既然外国专家认真会诊后的结论与中方不符,那就索性先放一放,优先处理大概率为恶性的肺部肿瘤。
肺部肿瘤切除手术很成功,经过病理分析后确认是恶性肿瘤,主治医生说幸亏切除及时,再拖数月手术的难度会几何级增长,凌志军的第一个决定,完全正确!
手术后的3天里,凌志军饱受胸口疼痛与发热的折磨,每天十几个吊瓶打着,各种认识不认识的化学药剂灌进他的身体。
眩晕感、呕吐感、疼痛感无时无刻不在折磨着他,凌志军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赶紧回家,医院受罪了。
渡过术后最难熬的一段时期后,凌志军本来应该按照医嘱继续吃抗癌药,接受化疗控制肿瘤复发,抑制脑子里的肿瘤继续增大。可是他明确表示,自己不吃抗癌药,也不接受化疗,要回家静养。
主治大夫可能第一次碰见这种病人,治病治一半,光做手术不吃药,就连凌志军的家人也都无法理解他的这种行为。
不过凌志军的态度非常坚决,医生也无可奈何,只能让他随时注意自己的身体变化,医院复查。
出院后,凌志军一改过去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给自己制定了一个严苛的作息时间表:每天7点准时起床,吃了早饭后就出去晒太阳,进行简单的有氧运动;午饭后午睡3小时,茶歇1小时放空精神,然后继续出门遛弯;吃过晚饭后,看一会电视就睡觉,第二天继续上述流程,坚持“不喝酒、不吸烟、不熬夜、不胡思乱想”。
凌志军后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承认自己有一定赌的成分,毕竟恶性肿瘤是很难自愈的。但是他在经历开胸手术的痛苦后,实在不愿意接受创伤更大的开颅手术了,他怕自己下不了手术台。
与其冒险手术,还不如利用有限的时间调理自己的身体,保持一个更好的状态,提高术后的5年存活率。
凌志军不听医嘱自有他的一套理论,他认为医生不等于医学,而是“医学+人”,是人就有可能犯错,也会受制于种种因素做出并不是最有利于患者的医嘱。
所以他认为,医生的话不能不听,也不能全听,患者依然需要进行自主学习,了解一定的医学原理,做出对自己负责的决定。
另外,一位媒体同行的遭遇也是让凌志军不接受化疗和抗癌药的原因之一,那个人被确诊为淋巴癌,在医院进行了多轮化疗。
化疗就是通过化学药剂杀死癌细胞,但化疗药是不分敌我的,会连带人体内重要的免疫白细胞一起杀死。这位同行因为白细胞被杀灭殆尽,出现了多种并发症,在又一次大剂量化疗后,离开了人世。
同行之谊,又同病相怜,凌志军对此人的离世感同身受,也给自己敲响了警钟,他不想这种情况发生在自己身上,这才毅然决然地拒绝化疗和抗癌药。
凌志军希望做自己生命的主人,与其卸下所有的防备,全靠外力续命,还不如提高自己体内免疫细胞的战斗力,与癌症细胞来一次正面决战,这样就算最后输了,也是站着倒下的,关键是少受罪,也不折腾家人。
作为一位资深媒体人,凌志军深度思考和梳理了一番自己的抗癌之路,他作为一个有一定社会背景和人脉的患者,医院的混乱、拥挤,
受到了太多的漠视和冷遇,就医体验可以称的上非常糟糕。他都这么惨,试想那些外地进京就医的病患遇到的麻烦事只会更多。
凌志军认为,正是无数癌症患者的希望和金钱,才催生了全中国生意最好的医疗部门,可是在过去的30年里,癌症中晚期患者的5年存活率却始终在原地踏步,这并不合理。
摆在眼前的现实让凌志军意识到,医学的进步让医生的权威性越来越高,医院的收费项目越来越多,但却愈发剥夺了患者的主动性和判断能力,让许多癌症晚期患者在付出了大量的金钱和精力之后,病情依然得不到有效控制,反而因为贫穷和痛苦加速了死亡。
凌志军拥有非常稳定的工作收入,也有相对完善的医疗保险,不至于“因病致穷”,但他依然决定不当肿瘤科的“唐僧肉”,一不吃高价的抗癌药,二不做“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化疗,只通过改变过往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加强自身免疫力的方式与病魔抗争。
这既是凌志军个人的选择,更是他作为一个资深媒体人的社会实践,他希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与当时的医疗体系抗争,帮助更多跟他一样的癌症患者重拾生活的信心。
5年过去了,凌志军依然健康地活着,气色也一天更比一天好,完全看医院宣判仅剩3个月寿命的癌症晚期患者。
更神奇的是,凌志军的脑部核磁结果显示,原先的病灶部位已经明显缩小,基本可以排除恶性肿瘤的可能,肺部CT也没有发现新的肿瘤生成,这也就是说凌志军成了中国不靠药物和化疗“抗癌成功第一人”。
从年到今天,15年过去了,凌志军的癌症没有复发,他依然活跃在《人民日报》高级编辑的岗位上,还以自己战胜癌症的真实经历写了一本传记《重生手记:一个癌症患者的康复之路》。凌志军在书中写道:
“死,是归宿;生,是走向死亡的路途。”
坦然面对生死,向死而生,看重生命的宽度而非长度,或许正是凌志军的这份豁达,才最终成就了“生命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