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便利进沪引发鲶鱼效应
跨国便利店时下纷纷抢滩上海,包括7-11(seven-eleven)这家世界最大的便利集团。对上海本土的便利业来说,“鲶鱼”又要来了。 “鲶鱼效应”大家都听说过,一个渔翁以打鱼为生,别人打的金枪鱼在运往市场的路上就死掉了一半,而他打的鱼到了买者的手中仍是活蹦乱跳。原来是他每次都要在鱼仓中放上几条凶猛的鲶鱼,鲶鱼在路上吃金枪鱼,使金枪鱼生存能力增强。这样,虽然损失了一些金枪鱼,却使其他受到刺激的金枪鱼顽强地生存下来。 上海便利业第一次碰到“鲶鱼”是在1994年,那时日本大荣超市旗下的罗森便利店出现在上海。之前的上海便利店还带有小超市的痕迹,零散不成规模。而这家仅次于7-11的便利集团的到来,无疑是带来了大刺激。于是上海的便利店纷纷模仿罗森的模式,并加快跑马圈地,截至去年底,已发展到2000多家。大街小巷都可以看到联华、可的、良友、好德的醒目标志。一些便利店的老总不无感慨地表示:没有罗森便利店在上海的出现,就没有上海便利店今天的进步。看来“鲶鱼”带来了应有的效应。 现在更多、更厉害的“鲶鱼”要来了。 上海的便利业即将开始新一轮的调整。据统计,上海的便利店发展到3000家以后,平均5000个居民拥有一家,就会基本饱和,因此就目前的情况,便利店再圈地已无多大空间。问题是圈好地以后做些什么,怎么做? 就此问题,走访了门店规模达600多家,居行业之首的上海联华便利商业有限公司。 上海联华便利商业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首先,从今年开始,便利业将开始国内竞争国际化,竞争的焦点将集中在企业的文化、理念上,国内的便利店要真正树立“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观念。便利店就是要便民,服务要多样化,像今天,联华便利就新推出了音像制品的零售业务。 其次,便利店的CI(店面设计)、硬件、选址等都要精益求精,要运用各种高新技术为加盟者提供良好的商流、物流、信息流服务,优化流程。例如联华便利在曹扬路新造了一个国内一流的拆零配送物流中心,投入5200多万元,面积8000平方米,并已经启用。比起原来和联华超市共用一个物流配送中心相比,效率会更高。 第三,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去年联华便利积极学习国际上便利店成功的经验,在上海市就业指导中心、浦东发展银行的支持下,推出了扶助下岗人员创业的“投资7万元,做个小老板”的特许加盟方案,通过这些加盟店安置社会就业人员约1000人以上。 联华便利有关人士表示:目前,人们的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包括刚刚毕业的大学生,许多人想自己做老板,例如香山店的老板就是大学毕业后不久的自行创业的,现在已经开了两家联华便利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