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清理40万斤废弃物品万安一农民种田不忘环保
10年清理40万斤田间废弃物
万安一农民种田不忘环保
刘绍铜老人在捡瓶子
在万安县枧头镇建村村委会林下村小组,村民们时常看到一位瘦小的老人,手提一个塑料桶,在田埂、沟渠边,在村间的小道,躬身寻找被农民打药使用过后丢弃的空农药瓶、酒瓶等废弃物,一捡就是10年。他叫刘绍铜,今年58岁,人们亲切地称他为“环保老人”。8月6日,前往该村,探访其如何在这条艰辛之路行走。
亲戚的遭遇促使他走上环保之路
10多年前,刘绍铜家有个亲戚的小孩在暑假期间到河里游泳,刚跳下去,一块农药瓶碎片从脚底刺插到脚面。小孩在医院的治疗过程中,刘绍铜亲眼看到医生把那块玻璃从小孩脚中拔出来,鲜血淋淋,小孩发出痛苦的哭喊声,让他心里像刀割一样难受。从那一刻起,刘绍铜暗自决定,要把田间地头及村庄上的各类玻璃瓶捡起来,排除隐患,以免悲剧再次发生。
近年来,枧头镇一些特色农业蓬勃发展,随着特色农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各种农药的使用量也大大增加。刘绍铜对此现象很是担心:这些田间地头、沟渠路边随处可见的空农药瓶(袋),长期日晒雨淋,必然会污染生产生活用水,严重威胁人畜生命安全。另外随着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酒瓶、饮料瓶及生活废弃物也增多,由于目前这类玻璃瓶价格比较低,所以村民根本不会去回收那些瓶子,一般都是随手扔在野外。于是,刘绍铜每天骑着自行车,自备塑料桶,不顾日晒雨淋,来回于枧头镇的各个村庄、田间地头,把沿途看到的农药瓶(袋)、酒瓶、饮料瓶等废弃物捡回家,再挨个儿堆放在自家的院子里。
一天要捡100多斤废弃物
刘绍铜的做法受到很多人的称赞,可时间长了就引起了妻子的抱怨。
有一次,妻子回家,远远便闻到一股浓浓的农药味,一跨进大门,就看见各种药瓶、药袋、酒瓶堆放在院子里,既不雅观,又占地方,把家里弄得像一个破烂收购点。妻子劝说刘绍铜以后别干这事。刘绍铜不顾妻子的反对,耐心向妻子讲了他这样做原因,终于得到妻子谅解,同意他将这项工作进行到底。
就这样,刘绍铜每天要捡几百斤玻璃瓶,长久以来,这些药瓶、药袋等废弃物越积越多。刘绍铜也犯了愁:如果再捡下去,这些东西该放在什么地方呢?正在他发愁时,一个骑着三轮车的废品收购商进了村庄,找到刘绍铜说:“听说你捡了许多玻璃瓶和废弃物,我会收购泡沫、废塑料等,玻璃瓶你可以运到县城一个回收站,那里会收购。”刘绍铜听后高兴极了,赶紧将收购商拉进屋……
废弃物有了去处,更加坚定了刘绍铜下田上路捡废弃物的信念。他还经常背着编织袋去外乡、外村的田野里捡回刚丢弃的装过剧*农药的瓶子。为了保证人畜安全,他先将药瓶冲一次水再背回家。后来为了提高效率及扩大捡瓶的范围,刘绍铜在枧头镇圩街上租用了一块空地用来堆放玻璃瓶等废弃物。
8月6日,在刘绍铜的库场看见,一座座小山似的玻璃瓶堆放在空地上,而刘绍铜正顶着烈日在高温下对这些玻璃瓶进行分类,布满皱纹的额头流着豆大的汗珠。见刘绍铜的5个手指有4个已被玻璃瓶割伤,脚上也有多处伤疤。
“我的老婆很辛苦,家里种了很多亩地,都由她一个人做。但不管怎样我都会坚持下去,为村民排除隐患,在我的有生之年为社会作点贡献!”刘绍铜对说。
乱丢玻璃瓶的人少了
“几乎每天可以看到刘绍铜提着桶在地里捡玻璃瓶的身影,有时骑辆破旧的自行车,冒着酷暑,早出晚归。”6日,枧头镇枧头村的*支部书记肖尧池告诉,刘绍铜的做法,使村民们的环保意识大大增强。刚开始时,一些人不理解,笑话他说,这老头真是嫌钱挣得少,上地里捡破烂去了。然而,当他们得知,这些废旧农药瓶连收破烂的都不肯要的时候,都对他产生了敬意,慢慢地,支持刘绍铜的人越来越多,他们在给庄稼打完农药后,宁愿多绕一段路,也会把药瓶送到刘绍铜那里去。村民们还给他起了个亲切的外号—— — 枧头镇的“环保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