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瘤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二元论好病例来诊断这例颅脑肿瘤确诊丨医
TUhjnbcbe - 2020/11/12 17:05:00

一、患者信息及影像

患者:男性,23岁

主诉:间歇性失神发作3年。

现病史:患者3年前出现无明显下出现失神发作,大约10余分钟后自行清醒,自感乏力,有头晕,无头痛,对上述发作毫无记忆,无寒战发热,无呼吸困难,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胀。8月前再次出现类似失神发作,自行药物治疗(具体不项),未见明显好转,为求进一步治疗,来我院就诊。该患者发病以来,饮食、二便正常,睡眠良好。

既往史:无。

实验室检查:皮质醇:16.84nmol/L(正常值.00~.00nmol/L);甲状腺素64.34nmol/L(正常值78.38~.40nmol/L);促甲状腺激素0.nmol/L(正常值0.~5.nmol/L);游离T46.5pmol/L(正常值7.4~21.1pmol/L);游离T33.2pmol/L(正常值3.8~6.0pmol/L)。

超声:无明显异常发现。

CT/MRI扫描:MRI头颅检查采用GETwinspeed3.0TMR扫描仪,8通道头部线圈行常规平扫:FSET2WI、SET1WI、DWI和FLAIR检查。

查体:无。

二、病例问答挑战

问题一

医看

答案解读:D

解析:该病例在MR平扫图像上,如不仔细观察易误认为左侧颞叶只有一个囊性灶,但仔细观察,可见囊性占位内侧的等信号的实性占位,因此A、B答案可以排除。如不仔细观察易误认为病变位于鞍上池内,但结合多方位MR图像仔细观察病灶,其主体应该描述为位于颞叶更为贴切,故D为最佳答案。

问题二

该病例在MR平扫基础上,再行下列哪项检查和技术更能提供定位、定性诊断信息(单选)

ACT增强

BMR增强

CMRA

DCTA

答案解读:B

解析:

该患者在行MR平扫后,宜直接进行MR增强扫描。结合增强后的冠状位、矢状位图像,可以更好地显示病灶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故B为最佳选项。增强后左颞叶实性病灶明显均匀强化,囊性信号灶无强化。

问题三

根据以上临床资料与MR表现特点,该病例最可能的诊断为下列哪一项(单选)

A两元论,左侧鞍上区脑膜瘤,左侧颞叶脉络裂囊肿

B两元论,左侧鞍上区颅咽管瘤,左侧颞叶脉络裂囊肿

C一元论,左侧颞叶胶质瘤

D两元论,左侧颞叶节细胞胶质瘤,左侧颞叶脉络裂囊肿

答案解读:D

解析:

手术所见:肿瘤主要位于左侧颞叶,约3*3*3cm大小,后方和后上方达脑干,前上方为下丘脑;肿瘤外侧质地软,内侧质地中等偏硬,质地均匀,边界清,血供一般。

病理所见:梭形细胞瘤,考虑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血管比较丰富),详待免疫组化。免疫组化结果:CD68(-)CgA(+)CK部分(+)GFAP片状(+)S-(+)Syn(+)VIM(+)CAM5.2(-)CD(-)CD34(+)Ki67(+)<1%PLAP(-)

病理诊断:左侧颞叶节细胞胶质瘤(WHOⅠ级)。

病理(HE)

肿瘤细胞呈梭形,间质血管比较丰富

免疫组化

三、诊断分析思路

本病例影像学表现提示的诊断线索

MR平扫可见左侧颞叶团块状T1WI稍低信号、T2WI等信号病灶,大小为1.63cm×2.44cm,边界不清,邻近组织受压,但未见明显水肿带;其外侧可见类圆形囊性信号,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灶,大小为1.46cm×2.12cm;DWI未见明显高信号。MR增强后,内侧团块状病灶明显均匀强化,外侧囊性灶未见强化,提示内侧病灶的血供较为丰富。

本病例的读片思路

(1)发现病变与认证:本病例MR平扫发现左侧颞叶囊性灶较为容易,但如不仔细观察容易遗漏内侧等信号实性病灶;MR增强扫描十分必要,一是易于显示内侧病灶,二是有助于判定病灶的血液供应情况。本病例基本征象为团块状T1WI稍低信号、T2WI等信号,明显均匀强化的实性病灶。

(2)定位诊断:定位诊断的含义,一是确定病灶位于什么部位,二是明确病灶可能来源于什么组织结构。对于本病例来说,确定左侧颞叶实性病灶属于脑内或脑外肿瘤有一定难度,但结合横断位、冠状位等多方位、多序列观察,不难判断其为脑内病灶。

(3)定性诊断:本病例特点为23岁年轻男性患者,3年前出现失神发作,近8月来加重,左侧颞叶同时出现实性及囊性占位,因此定性诊断存在较大难度,一是实性占位位于脑内还是脑外,二是两处不同异常信号“一元论”还是“两元论”解释。单从患者年龄、临床表现和实性病灶MR表现来说易考虑为左侧颞叶低级别胶质瘤。因此,本病例术前正确诊断的可能性与概率是很小的。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要点

本病例的特点为年轻男性患者,有癫痫发作史。MR上为两处病灶,内侧病灶为等信号的实性团块状病灶,边界不清,周围无明显水肿,增强后明显均匀强化,提示病灶内部的血供十分丰富。根据本病例的MR表现,术前考虑为“左侧颞叶低级别胶质瘤”。如诊断医生开阔诊断思维,并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考虑到患者为年轻男性,也可能会想到节细胞胶质瘤的可能性。但本例的实性占位和外侧脉络裂囊肿容易混淆,外侧囊性灶或多或少干扰了正常的分析与判断。因此,该病例做出节细胞胶质瘤的诊断难度是很大的。

鉴别诊断

(1)颅咽管瘤:是鞍区常见肿瘤,好发于儿童,也可见于老年人,常因肿瘤压迫邻近组织产生视觉障碍及内分泌症状而就诊。肿瘤可表现为囊性、实性或囊实性,囊性部分可因成分不同在T1WI上信号多变,实性部分在T1WI多呈等信号,在T2WI上呈等或高信号;增强后实性成分和囊壁强化。CT上可见钙化。

(2)生殖细胞瘤:是一种恶性肿瘤,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其常见发生部位位于中线结构,最好发于松果体区,其次为鞍上区、丘脑和基底节区。根据肿瘤部位不同,患者可以出现梗阻性脑积水、中枢性尿崩症及偏瘫等临床表现。MRI表现可因肿瘤部位不同而表现不同,T1WI上多为等或稍低信号,T2WI上为等或稍高信号,无或轻度瘤周水肿及占位效应,出血、坏死、囊变较为少见,增强后呈可显著强化。

(3)脑膜瘤:为脑外肿瘤,临床上以成人多见,起病慢,病程长。T1WI为等低信号,T2WI为等高信号。增强后的典型表现为明显均匀强化,可见硬膜尾征。

病例供稿:温州医院杨运俊

专家点评

节细胞胶质瘤属神经元一胶质细胞混合型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颞、顶叶多见。MRI表现典型者为囊性肿瘤可见边界清晰的囊性占位伴实性壁结节,强化后多呈结节强化。临床症状最常见为癫痫。回顾本例临床与MR表现,如患者较年轻,病灶位于颞叶,增强后实性成分明显强化等诊断并不困难。节细胞胶质瘤CT平扫可见不同形态的钙化,故提倡两种检查相结合。节细胞胶质瘤多属良性,手术治疗时应尽可能全切。另外两种特殊类型的节细胞胶质瘤具有非常典型的表现,宜熟悉。1.婴幼儿促纤维增生型节细胞胶质瘤,多位于额顶叶,呈分房大囊病灶;2.小脑发育不良性节细胞胶质瘤,成年发病,位于小脑半球,占位效应轻,可表现“磨盘征”。

点评专家:医院姚振威

长按图片,识别

1
查看完整版本: 二元论好病例来诊断这例颅脑肿瘤确诊丨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