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类似的案例不再发生。
有一群小孩在河边玩耍,不亦乐乎。
这时,他们突发发现了一个螃蟹洞穴,调皮的孩子们使劲的掏,结果弄出来很多的小螃蟹。
其中一个8岁男孩说:
谁敢吃?谁如果敢把活的小螃蟹吃下去,谁就是我们的老大。
孩子们面面相觑。
这时,一个10岁左右的小男孩一把抓过放进嘴里。
是个,这个男孩就是今天的病例的小主人公。
小男孩,姓赵,今年10岁。
他做梦也没想到,一个不经意的举动,却差点葬送了他的生命。
次日,小赵便出现了恶心、呕吐,并伴有阵发性头痛、眼痛等不适。
父母一开始也没有太在意,认为就是小孩吃了什么垃圾食品导致的急性胃肠炎。
随意的给他拿了些治疗胃肠炎的药物,之后也就没有太在意。
第三天,孩子的体温达到了近40℃!
同时伴随剧烈的头痛、呕吐。
莫非有其他的问题?父母吓坏了。
马上收拾东西,医院。
医生仔细查体,结合既往病史,并抽血化验,血液分析显示:
白细胞稍高,嗜酸性粒细胞稍高,红细胞沉降率略高。
医生初步诊断:
(1)化脓性脑膜炎?(2)病毒性脑炎?
于是医生收住院观察治疗,很快安排脑脊液穿刺。
不久,结合脑脊液结果高度提示: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脑炎!但是具体是哪一种不是很好区分。
于是,医生给予抗感染和抗病毒治疗。
1周过去,基本无效。
此时,医生也疑惑了:按常理来说,症状应该有所减轻啊!
会不会是脑瘤?医生转念一想,脑瘤虽然儿童罕见,但是或许这个孩子真的中彩了。
不能等待,马上安排颅脑MR扫描。
脑部MR显示:头颅MRI显示顶、枕叶异常信号影,但是仍是考虑感染性病变。
经过这些检查,医生暂时松了口气,至少颅脑肿瘤暂时排除。
最后还得抗病毒、抗细菌和降颅压治疗等对症支持治疗。
观察治疗吧,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或许疗程还没到吧,医生也是没有什么高招。
5天后再次复查脑脊液,令医生欣慰的是结果显示各项指标较前稍微好转。
同时复查:细菌培养、墨汁染色、PPD试验,仍无异常。
但是令所有医生头痛的还是发生了:
虽然各项指标没有明显的升高,但是孩子症状,头痛、眼痛、呕吐症状却丝毫没有任何减轻
为什么?孩子到底得了什么病?父母着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此时,医生也是无可奈何:难道孩子的疾病另有乾坤?!
深夜的病房,万籁俱静。
“医生,救命,快来...!"孩子妈妈发现孩子病情突然加重,焦急地呼喊着医生。
医生速度跑来,发现孩子满脸苍白,意识障碍、嗜睡,与此同时,左侧肢体也不能动弹。
医生此时着实被吓了一跳:
这明显和单纯的脑炎明显不符合,只能深夜联系颅脑磁共振室加班。
赶紧复查!
磁共振的医生一脸委屈的打开机器,极不情愿地揉了揉眼睛,但是却不敢有丝毫的怠慢。
人命关天。
增强MRI显示:右侧枕叶和顶叶有感染性病变,累及小脑幕。
磁共振室医生对比上次的片子,提示孩子的病情从影像上看丝毫没有减轻。
我们的诊治方向是不是错了?主任拿着片子和医生们讨论着。
不是细菌,不是病毒,那还会是什么?
仔细对比了这几次的血液分析结果,主任发现了一个细微的特点:
嗜酸性粒细胞的数量没有明显的改变,反而正在慢慢的上升了!
会不会是脑部寄生虫感染或过敏性疾病?
如果是单纯的过敏性疾病,这两天一直在用激素也应该会有效果的,医生讨论着。
所以最大的可能就是寄生虫感染了?
什么样的寄生虫这么厉害?
主任,是肺吸虫病吗?这时旁边的一个实习医生突然一句。
什么依据?主任有点怀疑,但是仍旧略有所思地继续问。
来的时候孩子好像说吃过什么虫子什么的,我但是也没有在意,忘记了?说着实习医生赶紧跑过去又问了孩子妈妈。
孩子妈妈说,好像他吃过几个生的螃蟹,实习医生又气喘吁吁地跑来汇报。
或许有可能,主任说。于是马上给孩子抽血,化验是否有血吸虫抗体。
果然如此!
结果:血吸虫抗体(+)!
于是,医生立即改变治疗方案:应用专门治疗血吸虫的抗生素。
治疗一个疗程后,患儿意识障碍好转,能配合进食咀嚼,但仍有阵发新发热。
第二个疗程后,烧退了,神志清楚了,能说话了,眼痛明显减轻,眼睛能看东西了。
吞咽明显好转。
2个月后颅脑磁共振:脑内所有病灶明显好转。
九死一生。
还好,最后孩子好转出院了。
一年后,医院复查磁共振:
右侧顶叶发现大量钙化虫体。
最终确诊:肺血丝虫病。
什么是肺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多是不洁饮食导致的,比如食用生石蟹(溪蟹)或螳螂。如果成虫若进入脑群,可引起脑水肿、出血,并形成肉芽肿,累及附近脑组织,病灶主要位于顶叶、额叶、白质、内囊、基底侧脑室。
感染肺血吸虫病有哪些表现?
虽然现在感染肺血吸虫病少见,典型症状也不是很常见,但是如果出现如下症状,一定要高度注意。
1)癫痫发作、剧烈头痛、呕吐、单侧肢体麻木、无力、发热等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临床表现,发病初期很难以和神经系统原始疾病区分,误诊或漏诊的概率非常大。
2)除骨骼系统外,肺血吸虫可以侵袭人体所有的脏器,表现也是各不相同,但是如果能够及时的发现并诊断,预后还是非常好的。
备注:图片来源网络,如果侵权,联系删除;病案来自误诊病例分析整理,文字原创,侵权必究。文章为疑难病例分析整理,不作为临床诊断依据。如果不适,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