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哪看的好 https://m.39.net/pf/bdfyy/bjzkbdfyy/文:点点
近年来,关于医学层面的纪录片越来越多,质量也是逐年加深。
《生命里》中,导演将重点聚焦于绝症病人死亡前的疗养院服务,于温馨氛围中探讨仁心和死亡。
《人间世》中,导演一次又一次拍摄病人与医生间的交流镜头,从而拉进医生与患者的关系。
在这些大热的医疗纪录片中,我们不难发现:鲜少会有导演从头至尾拍出医生手术的过程。一是因为难拍,二是因为落脚点不好找。稍不如意,就会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
直到这部名叫《业内人士》的纪录片出现。
豆瓣8.9,B站9.9。
一经上线,这片就引发了热烈的讨论。每个疾病案例都让人头皮发麻,每个医生的治疗方案、手术手法都让人叹为观止。
果真是央视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壹|仅次于白血病的脊索瘤
这是一种非常棘手的疾病:大多数病变地点位于脑颅中央,且肿瘤内包含动脉血管。稍不小心,就会在手术过程中大出血而亡。
更不要说患者是一名不到7岁的小女孩了:年纪小,脑颅更小。手术成功率比成年人小得多,并发症也更容易出现。
再三考虑后,医生还是决定给女孩做手术。理由无它:生命只有一次,作为医生,他有义务从死神手中夺回孩子。手术整整进行了5小时,状况不断、意外连连。
第一次,手术中用来指引肿瘤位置的伊思出了问题,医生只能靠多年的从医经验判断肿瘤位置。
第二次,肿瘤的大小出人意料,手术室中没有能够取出它的工具。医护人员临危不乱、争分夺秒,现场制作手术工具。
直至手术结束,他们才敢深深地喘一口气。
贰|脑瘤占大脑四分之一的病人
和第一起案例中的小女孩一样,这位病人也是脊索瘤。不同的是,这是再一次复发。
肿瘤越长越大,压迫神经、影响正常生活。除却开颅手术之外,没有其他更好的解决方法。
但问题上是,复发之后的治疗方案更加复杂,肿瘤整整占据脑颅的1/4,就算活下来,也会异常痛苦。
救还是不救?这是医生必须面临的难题。
叁|棘手的人工血管置换手术
仅看这个学名,我们就可以预料:这是最复杂的手术,需要无数次的切割缝合,也需要医生们默契的配合。
血管弯弯绕绕,且非常脆弱。捏重了,有可能伤及内壁。捏轻了,有可能从手中掉落。
整个手术过程中,医生们都是大气不喊出,全神贯注的操作。手法专业、表情严肃,不知不觉就让人看出了一身冷汗。
在《业内人士》中,我们可以看见最直接的手术过程、最专业的操作记录。
核心思想是带观众了解医生的艰难之处。不花大量笔墨渲染医生日夜颠倒的辛苦,而是在一次又一次的主刀过程中传达这种思想。冷静克制,更加容易让人接受。
主题是呈现医疗的艰难,风格是紧密贴近现实。有病患大病初愈的喜悦,也有手术后遗症给人带来的痛苦。
以肿瘤切除手术为例。手术之后,患者出现并发症,生活不能自理,说话也不是很清楚。但这并不是医生的责任,而是手术后极小机率会出现的后遗症。
导演并没有隐去这一情况的出现。这个做法,是很耐人寻味的。
除此之外,《业内人士》中还有太多让人惊喜的镜头。
——拍摄时并不忌讳医疗仪器,最大程度让观众感受手术中大规模的运作。术前择取主刀医生一小段自白,从他的言语中了解手术的难易程度、愿意进行手术的原因。
一共5集,每集30分钟。时间不长,却能最大程度表现出医生的专业能力、患者对生的渴望、医生和患者者应有的相处状态。足够猎奇,亦引人深思。
不刻意煽情,却能最大程度达到共情。不避讳观众,而是最切实拍摄就医疗中的每一个步骤、每一场抢救。
就像故事中进行开颅手术的主刀医生所说。“不给她(患者)做的话,就是没路。没路的话,就得有人冒险。”
每一次,导演都是把情绪直接摊开,让观众真正进入每一场手术,自行寻找关于“医疗”的答案。
显然,《业内人士》所看中的,是医疗中不为人知的心理层面、让观众感同身受的奇妙构想。
只有看见了医生们艰难的手术过程,才能最大程度的理解他们,换位思考。
只有把这一切赤裸裸的摆出来,观众才会对医患关系进行反思,多一份尊重。
这大概,就是导演拍摄这个故事的最终目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