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任课教师多为名家,有人旁听两年才有座位, [复制链接]

1#

上周,潘家园街道老年大学刚刚办完20周年校庆。这所原本只是街道层面的老年大学,如今已成为备受老人青睐的名校。每到报名季,就有不少老人凌晨赶来排队。任课教师名单上,不乏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琴会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等业界名家,从这里,相继走出越来越多的老年“学霸”。

楷书初级班上,老师曹彦军在指导学员练字

求学:坐一个多小时公交车赶来断断续续上了十多年

“这个撇要送到底,捺也要放出去。”上周二上午9点多,潘家园街道老年大学的楷书初级班正在华威北里创享空间教室里进行着本学期最后一堂课,曹彦军对着投影仪讲授每一笔的要领,学员们在纸上反复临摹。

“曹老师非常有爱心,这一点我感触很深。”76岁的赵清银主动举手发言,“我基础差,买了两次毛笔都没买好,曹老师发现后,就把他的毛笔送给我用。”在老同事的推荐下,赵清银专程从丰台花乡坐一个多小时公交车赶过来求学。

“曹老师脾气特别好,经常手把手地教。”家住东直门的马培芸接过话茬。之前从未拿过毛笔的她,如今已经悟出些门道,“每堂课我们都要交作业,曹老师挨个给点评。”

隔壁教室里,彩墨山水课也在同步开讲,梁秀丽在黑板上边写边讲何为落款。

台下的刘庆波听得很认真,77岁的她给自己的退休生活安排得相当充实,“在这边断断续续上了十多年,几乎每门课都学过,跟着梁老师也画了将近十年,真的是学无止境。”

相比之下,李金兰笑言自己还是“新学员”。“年底老伴去世,我精神上有点受不了,身体也不好,别人介绍我来学东西,好让我走出来。”从年开始,李金兰一学就着了迷,“精神状态很快就好起来,现在每星期都盼着来上课。”

对刘文琪来说,来上课很大程度上是受父亲的影响,“我父亲一直在这里学到95岁,曾经是年龄最大的学员。现在我过来‘接班’,继续跟着梁老师学画,也明白了父亲为什么‘活到老学到老’。”

另一间教室里,周怀增正组织学员们布置着摄影提高班的期末作品展。高桂容一早从木樨地坐车来上课,在自己的众多作品中选出一些挂到墙上,“我上过别的老年大学,感觉这边更正规,老师水平也高,互相交流收获很大。”

对此,张耀生颇为认同。四年多前,他慕名而来,旁听了整整两年,才终于有了自己的座位,“周老师为了适应学员的需要,会把我们每个人的机型都研究清楚,还带着大家学习最新的软件。”

79岁的张志强已经在这里学了十年,当年对摄影一无所知的他,如今拿起片子就能分析得头头是道,“我们都是上了年纪的人,一说就会,一撂就忘,周老师教学方法很灵活,带着大家在实践中学。”

摄影提高班的期末作品展

任教:做完开颅手术继续管校务化疗不久接着来上课

作为“教师达人”,72岁的周怀增每周要在这里带五门课,“包括摄影初级班、中级班、提高班、软件班和电脑班,每个班情况都不一样,学员水平参差不齐,要考虑每个人的实际需要。”

曾经在中国照相馆工作的周怀增跟摄影打了大半辈子交道,年来到老年大学时,他还是一头乌发,如今已两鬓斑白。去年,他的家搬到卢沟桥,但他依然坚持来上课,“早上六点出发,八点赶到,之所以愿意大老远跑来,就是因为学员热情高,学校管理得也好。”

今年74岁的梁秀丽同样对老年大学感情颇深。17年前,她作为最早一批学员在这里上课。学成之后,教师出身的她凭借着讲课的特长,登上了老年大学的讲台,一教就是十几年,“起初,也曾请过职业画家,但老人们听不明白,我自己是‘过来人’,更能理解老人的心理。”

在当老师的同时,梁秀丽还是老年大学合唱班的学员。提起合唱班的老师崔科,梁秀丽唏嘘不已,“他现在还坚持来上课,让我们都很感动。”

作为受聘的声乐老师,崔科在上学期新开了合唱班,然而今年六月,他被查出癌症,“医生说是晚期,只能活一两个月时间。”说到这里,崔科的声音有些哽咽,“化疗期间反应真的很难受,但我一看学员们期待的眼神,心就软了。”前些天刚做完第五次化疗,崔科就又回来了,还帮学员排练了老年大学20周年校庆的合唱节目,“娟子校长是我们的榜样,大家互相鼓励,精神上就有了力量。”

崔科口中的“娟子校长”正是潘家园街道老年大学常务副校长田丽娟。20年前,怀孕四个多月的她被查出胃癌晚期。为了打发时间,休病假的她走进了家门口的老年大学,“上了课,没时间胡思乱想,还收获了很多快乐。”

十多年前,田丽娟被查出脑部长了肿瘤,不得不做开颅手术。前年冬天,田丽娟又遭遇脑瘤复发,因为不能再次开颅,只好在头顶上打了五个洞,将脑瘤取出。

而这些,外人几乎很难看出。今年60岁的她总是衣着光鲜,妆容精致,发型也向来讲究。“这是我自己的头发,做手术前剪下来编成了发套。”田丽娟拿起发套,脸上始终挂着笑意,“老年大学给了我第二次生命,这些年来,它陪着我一步步走过来,我也看着它一点点成长。”

期待:再多出一个教室我们就能再多招十个班

每个工作日的早上,田丽娟都要五六点钟出门,从亦庄骑一个多小时的自行车赶过来。“说是九点钟上课,但是好多老师都会提前来,我要比他们来得更早些,这样就能给他们开个门,泡杯茶。”

在办公室里,田丽娟为师生准备了急救药箱。每节课,她都要到教室去转转,“毕竟学员岁数大了,需要随时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