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从头到脚论肿瘤科的化痰理气药 [复制链接]

1#


  目前,中医界对肿瘤病因病机的认识是一致的,以本虚标实为主,正虚、气滞、血瘀、痰阻、癌*以及兼夹火(或寒)等是肿瘤的主要病因病机,这些内容是同道们一致认可的,没有人能去颠覆它。其中,针对形成肿瘤的血瘀,可以选用王清任的活血化瘀系列的方剂,内容详实,对全身不同部分的血瘀证都可以解决,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然而,针对肿瘤患者的气滞痰阻所对应的理气化痰研究却不尽如人意,虽然《中药学》中有理气药一章,重点讨论的是理肝脾之气,而对从头到脚如何理气并不清楚;虽然湖北中医学院朱曾柏教授撰著《中医痰病学》对痰病进行了系统的整理,但其更多的是文献的罗列分析。所以我们有必要对全身从头到脚的化痰理气药进行一个梳理。


  调理人体气机的脏腑主要是肺、肝、脾胃,气之为病主要表现为气逆、气结、气陷三个方面。气逆主要是气机向上走,例如高血压、脑血管疾病。气结是横向走行的,比如甲状腺疾病,《针灸甲乙经》称之为“气结瘿瘤”,我们治疗甲状腺疾病也是取颈部横向的“颈浅穴”,取其疏通横向的气机;乳腺疾病也是气结。气陷是向下走行,比如胃下垂、子宫脱垂、脱肛等等下陷的疾病。今天我们从头到脚将调气和祛痰结合在一起讨论。


  头部疾患主要表现为气逆、气滞、风痰上扰,治疗上应以降为主,最常用的就是生赭石,降肝气的同时能够祛痰,因此治疗脑震荡的时候多选用此药,降气祛痰,不留后遗症。对于脑瘤,我们都知道不外风、痰、火、气滞,治疗脑瘤理气药主要是防风和川芎,防风行“头中之滞”,川芎行“血中之气”,与生赭石合用理气降逆化痰三者相得益彰。


  甲状腺疾病前面讲过属气结,但是位置偏上,还与肝气有关,也应该以引气下行为主,可选用青皮、厚朴一类的,二者一疏一引,前者侧重于疏肝气,后者强于引肝气下行。


  肺的疾病往往多表现于气逆,肺为娇脏,主皮毛,易为寒邪所伤,皮表郁闭,肺气郁于里,则肺失宣肃,气逆而发为咳嗽。风寒外闭,应散寒宣肺,选用麻黄、桂枝、杏仁之属;热郁于里,治宜清肺火、降肺气,选用黄芩、炙枇杷叶等;痰阻于肺,此时应当辨痰之寒热,寒者选用三子养亲汤,热者可选用瓜蒌皮、贝母、海浮石、皂角刺、射干这一类的药。倘若这些病因都没有,针对肿瘤科的病人,可选用血府逐瘀汤中的桔梗、枳壳,这时候的病人不一定有明显咳嗽的症状,用药的量也不大,往往会取得很好的效果,我们好多病人肺上的病灶就是这样消失的。如若痰、血、郁同时存在的时候,我一般选用地龙、桃仁、红花、当归、郁金这几个药,地龙可以宣肺利水通络;郁金,亦称“金之郁”,对胆囊的效果特别好,我的体会是对肺的效果不是很理想,但也可以活血化瘀,行气解郁,清心止疼。


  乳腺的疾病,容易腋下淋巴结转移,大家都知道这与情志、肝气有关系,属“气结”,乳腺的气结可选用香附、荔枝核、橘核、柴胡、白蒺藜等,其中作用比较强的是橘核。治疗乳腺的疾病,在调气的基础上还应当注意火与痰的因素,火和痰的因素解决了,气结也容易解决,其中清火可选用公英,这是老前辈们多年总结出来的,它除了清热还有理气散结的作用,民间有用蒲公英和仙人掌捣烂外敷治疗乳腺结节的记载;祛乳腺的痰,瓜蒌皮、猫爪草就可以了,瓜蒌能“理胸中之气”,还能解肝郁,我们治疗带状疱疹常用的瓜蒌甘红汤,取瓜蒌调肝理气化痰之功;猫爪草作用相对较弱,对淋巴结效果较好,但力量逊于蜈蚣、壁虎。


  胃常与脾并谈,脾升胃降,容易被肝气乘侮,肝气乘脾,肝气犯胃,影响脾胃升降,产生气滞。胃属腑,以降为顺,单纯调胃气的药有木香、陈皮、枳壳、酒大黄、枳实等。治疗胃的疾病,我很少单用调胃气药,多是顺应脾胃之性,寒热并用,方用半夏泻心汤,辛开苦降,助脾升胃降,气机自然就顺畅了。脾胃为“生痰之源”,脾胃周围的淋巴结转移相对而言是容易消的,只要脾胃气机顺畅了,生痰无源,加些化痰药物如半夏、陈皮、蜈蚣等淋巴结就很容易消失,所以治疗胃癌淋巴结转移二陈汤就管用。


  大肠与胃相似,同属阳明经,易因脾虚而为湿所阻。胃肠以降为顺,所以调肠道之气的药可选用厚朴、木香、大黄、枳实等,化痰也可以以二陈汤为基础,酌加胆南星、马齿苋等就可以了。


  肝主疏泄,多数医生也会将疏肝理气作为常用之法。治疗肝的疾病,我侧重于养肝,只有在出现明显的肝郁症状时才会选择疏肝,因为肝得到充养自然就会行使疏泄功能,治疗肝癌我就是以养肝为基础,选用大剂量的当归、白芍养肝阴。不选用疏肝气的药是因为大多数疏肝气的药都偏于温燥,容易灼伤肝阴。只有在常规养肝之法疗效不明显,或者有明显症状的时候会选用疏肝的药,例如:柴胡、黄芩、香附、郁金、莪术、八月扎等,以其顺应肝的疏泄功能。化肝的痰,主要是以温胆汤加减,肝主生发,内寄相火,易生痰热,所以要考虑到火的因素,所以多选用黄连温胆汤。


  胰腺癌的症状主要是疼痛、腹胀、便秘、腹泻、食欲差等这五大症状,我们常用的乌梅丸对疼痛、腹泻效果较好,但是在合并腹胀、便秘、食欲差的时候就应该加用理气的药,常用的就是膈下逐瘀汤、大柴胡汤,选用木香、枳壳、莪术、乳香、柴胡、大黄等侧重于理气活血的药;化痰方面,胰腺癌从单个癌细胞到能被检测出需要经历20余年,时间漫长,消耗大,且容易肝转移,不可一味只顾祛痰,还应该注重攻补兼施,可选用生龙牡、二陈汤、胆南星、郁金等,生龙牡可以益阴潜阳、软坚散结、收敛固涩,正中病机。


  肾和膀胱需要理气吗?自然需要,这一点虽然很少有人论及,但是必不可少。我常用的有乌药、小茴香和肉桂。有人说乌药是疏肝气的,有人说是温通肾气的,乌药辛温,入肾、胃经,主要是功效是温肾行气、散寒止痛;小茴香,治疗小腹发凉、疝气、胀满效果很好,因为其温通作用很强;肉桂对肾及膀胱的气化作用举足轻重。肾的化痰药主要是生龙牡、白芥子。其中生龙牡的作用很强,不容小视,有很好化痰、养阴、潜镇、软坚的作用。白芥子性温,生龙骨性平,生牡蛎性凉,针对痰之寒热,对症选药。


  四肢的气滞,其中上肢我觉得与肝气有关,常用的有:路路通、鸡血藤、桂枝、桑枝、丝瓜络等。其中桑枝与其它药物的区别,不仅仅是其走上肢,更多是桑枝可以理肝气,其它药物更多是通经的作用;下肢理气的主药要有:独活、川牛膝、王不留行等,其中独活有散的功效,对理气的作用不容小视。四肢的痰,用阳合汤加指迷茯苓丸,作用还是不错的。


  这样全身的祛痰调气就清楚了,但是应当指出的是:1.痰病要重视脉,以滑脉多见,朱丹溪说过“怪病责于痰”,还有很多比较怪的脉多是痰脉,这时应该重视两个方剂,即礞石滚痰丸和指迷茯苓丸,前者对全身的痰作用比较强。2.全身不同的部位选用化痰药不同,弥漫的痰可选用大戟、甘遂、海浮石、礞石、白芥子等。3.应当重视肿瘤的病机,肿瘤患者往往痰瘀并见,在化痰的同时,适当用些祛瘀药,这样的情况下,祛痰也相对容易、彻底。4.理气不要仅局限于行气,而要特别重视脏腑的寒热喜恶,在顺应脏腑喜恶的同时,气机自然就顺畅了,所以我多侧重于补,扶正为主,祛邪为辅。以肺为例,肺喜润,喜辛,所以调肺气的时候可选用苏叶、荆芥等,虽然不是行气药但同样可以达到宣肺调气的作用。

(姜欣整理)

弘扬传统中医文化,创新肿瘤治疗思路!

官方网站: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