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求职招聘QQ群 https://www.edunews.net.cn/2021/hlw_0329/27020.html?ivk_sa=1023197a平凉日报全媒体记者柳娜
文杨昕
图
清风流淌,朝阳流光的村庄,弥漫着淡淡的薄雾,画一般的美。苹果树、毛桃树、槐树尽情舒展,青年人的笑声若隐若现在清凉的晨风里,孩童在马路上骑着自行车你追我赶,驻村帮扶队员们忙着走村入户,忙着思考如何让村民依靠产业致富……
无人机拍摄的泾川县荔堡镇张茂才村
这是泾川县荔堡镇张茂才村普普通通的一天。
忙碌、兴旺、热火。连空气中都充满甜蜜的气息。展现在张茂才村村民眼前的,是从未有过的安稳和踏实……
有谁知道,穷困,曾压的这里的人喘不过气来。长期以来,村民靠种地生活,村庄没产业,农民没技术。“靠天吃饭只能吃个肚子饱,口袋里一直没钱。”村民说,穷得连外面的姑娘都不愿嫁过来。
村里6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户人,其中贫困人口户人。
驻村工作队队长曹瑜(右)、队员胡亚琴(左)在张金祥家入户
转机出现在五年前。这一年,市人社局派驻扶贫工作队前来驻村,他们用心用情为张茂才村开辟了一条脱贫路,叩响了梦寐以求的小康之门。五年时间,用劳务输转鼓起村民的钱袋子,用发展产业为村民增收脱贫开“良方”,去年,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
“张叔家的籽瓜地出瓜了!”驻村帮扶队队长曹瑜、帮扶队员胡亚琴路过张金祥家瓜地,惊喜地喊。籽瓜被一大片绿油油的瓜叶挡着,但小脑袋却情不自禁地露了出来。“到处都是籽瓜,一片片好多好多,这才几天功夫,籽瓜就长拳头大了!”蹲在地头的张金祥笑眯眯的不说话,籽瓜是他的宝贝,他每天都要到地里看几遍。长成什么样他比谁都清楚。
张金祥察看自己种植的籽瓜长势
年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他,从来没想过,他家的日子竟有了盼头。
张金祥是因病致贫的。前些年,他查出了脑瘤,还好,良性。三个月住院治疗,他花去了4万元,自此背上了债务。“家里七口人,务农为生,本来日子就艰难,还摊上了这样的事,那时身体弱,精神差,感觉天塌地陷的。”张金祥说。
自从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驻村工作队隔两天就会到张金祥家看望、了解情况,工作队调研后发现,要想帮他脱贫,最好的办法就是发展脱贫项目,于是根据实际情况,建议他发展特色种植业,比如籽瓜等有市场前景的作物,并承诺提供技术支持和政策支持。
对于这样的一份关怀和情谊,张金祥十分感激,他接受这些“致富金点子”,铆足了劲,一气种了15亩籽瓜,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他科学安排播种时间,科学管理。当年下来收入就达3万。
今年防疫期间,张金祥拉着音箱走街串巷义务做宣传。平日里,农活干完静下来就学习党的方针政策,让头脑越来越明晰……张金祥身上散发的积极乐观感染着每一个人,从“因病致贫”到“因志脱贫”,驻村的几任帮扶队长和队员见证着他的人生起伏,为他欣喜,为他加油。
村民张贵成家饲养的牛棚
“你们来得正好,我准备喂牛呢,来,看看我养的牛!”看到曹瑜、胡亚琴这几个老熟人又来了,张贵成笑着打开牛棚的门帘。走进牛棚,栏内拴着五头牛,大小不一,个个膘肥体壮,见人进来了,本来安静的牛立即“哞哞哞”叫起来了。“到早餐时间了!”张贵成笑笑。
张贵成给牛喂着草料。“有了这些牛,我家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张贵成满足地说道。张贵成一家年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他家4口人,由于要照料老人,他没法出门打工,偶尔在附近打几天短工,搞搞电焊什么的,收入微薄。去年,他在帮扶队员的建议下修起了牛棚,养起了牛。“养牛我享受到了补贴,还参加过好多次养牛技术培训。我现在没事的时候,就喜欢在这里呆着,观察各头牛的状态,只要它们有什么不正常的举动,都可以看出来,然后对症下药。”脱了贫的张贵成俨然一副养牛专家的模样。他还务了三亩苹果园,已经挂果了。
市人社局帮扶的农机
养牛专家在这个村里可不少见。年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马俊郎也是远近闻名的养牛达人。“牛鼻子没汗,肯定生病了”“气胀,可能是喂草料多了,食胀,可能是喂颗粒饲料多了”“吃饱食,睡暖圈,一天多长两斤半”……前年已经脱贫的马俊郎的养牛经一套一套的。
马俊郎家因为修房子,欠了13万元的账。一筹莫展的他,在帮扶队员的帮助下,申请到了5万元贴息贷款,修起了牛棚养起了牛。马俊郎牛养得好,还喜欢观察市场行情。“这不,前两天他卖了五头牛,有一头牛卖到了2.75万元,让村民好生羡慕。”曹瑜介绍道。
驻村不久的曹瑜功课做得足,对全村早“过了筛子”,家家户户的情况都装在心里了。白天,到田间地头“巡视”一番,哪户种的啥收成好,收益好,他“门儿清”;晚上,又组织专业人员对村民进行培训,让从不懂怎么种、怎么养的村民渐渐专业起来。村里的日子尽是忙不完的琐事,还有些单调寂寞,可他觉得这里的人淳朴实在,自己一来就爱上这里了。
行走在田间地头
胡亚琴,一个不让须眉的小女子,驻村不到一年的她,有着丰富的驻村经验,总是耐心的和村民拉着家常,聊着聊着,不知不觉让村民懂了政策。村民们喜欢这个总是带着笑意,说话轻声慢语的“小姐姐”。这段时间,没有空照顾生病的母亲,小胡有些内疚。可她知道母亲一定理解她。
每年给村上帮扶资金10万元,其中有五万用于培训;为村上购买果园专用旋耕除草打垄填沟一体拖拉机,为农民发展果产业提供帮助;不断改善村庄环境及基础设施,让村民感受文明美好的乡村生活……而劳务输转、发展产业更是市人社局长期坚持的脱贫方向。
在多年的扶贫工作中,市人社局的帮扶人员总结了自己的心得:“第一点,在扶贫过程中,我们认为最重要的是造血,不能简单的通过捐助让贫困人口迅速脱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教他们如何长期脱贫,给他们提供就业岗位,在当地培育产业,让当地经济能够尽快壮大发展起来,这才是长久之计。”
5年,并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数字,它让一个村庄从贫穷走向充满希望的道路。对于每一个正在参与或曾经参与过的帮扶队员,曾经的艰难与困难都只是过眼烟云,转瞬就被5年的光阴所湮灭。而留下的是勇气、是执着、是坚韧、是荣光,更是一生都不会被磨灭的珍贵记忆。
往期精彩回顾
平凉欢迎你——崆峒篇
消费“组合拳”让城市“活”起来
大南峪:一颗升起的乡村旅游明珠
年平凉崆峒文化旅游节新闻发布会
分享快乐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快乐。快把快乐分享给您的伙伴们吧!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
微博号:plrbtxwb12
出品:平凉日报融媒体中心
编辑:张霞
技术:崔烘奖
监制:李玉成
法律顾问:张忠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