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从医30年,一位医生究竟能遇到多少离谱 [复制链接]

1#
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好 http://www.t52mall.com/

“你怎么了?”

这句话,往往是当我们找医生看病时,走进诊室会听到的第一句话。

在实际的看病中,无论是医生还是病人,都知道要搞清楚“你怎么了”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对于神经科医生来说,这个过程更是难度翻倍。

爱尔兰神经科医生尼尔·图布里迪,在从医30年的过程中,每天都在解决这个问题。

在30年的看诊经历中,他遇到过形形色色的病人,有些病例的“病因”啼笑皆非,有些病例的症状匪夷所思:

每天早上出门散步的厨师,突然失去了四个小时的记忆;

相信左手是自己的“守护天使”的青年画家;

独居老人在卧室中看到了开直升机的圣诞老人;

准新娘因一件穿不上的婚纱过度减肥而导致无法行走;

一个打嗝三十年,却对生活毫无影响的人;

……

这位在爱尔兰家喻户晓的神经科医生,把自己30年的从医经历,写成了一本发人深省的生命之书——《你怎么了》。

《你怎么了》

一位神经科医生的30年诊疗手记

感动爱尔兰人的生命之书

帕金森病、痴呆症、渐冻症、运动神经元病,这些医学名词,其实离我们很近,关于神经、大脑、疾病、康复、诊疗、心态,你不得不知的那些事儿,在书中可以找到答案。

《爱尔兰时报》评价道:“图布里迪将心比心、一丝不苟的态度使他成为神经医学领域让人信服的领路人。”

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也称赞这本书“充满人性的色彩”。

这不是一本教导我们如何诊断疾病的手册,而是如朋友般娓娓道来,带领每个人思索:在面对疾病时我们应该怎么办?在人生遭遇大的变故时,我们该如何抉择?

你怎么了一位神经科医生的30年诊疗手记尼尔图布里迪著中信出版社图书京东好评率%无理由退换官方店旗舰店¥38.3购买

最亲密的医学前辈

对图布里迪来说,影响他医生生涯的,有一位最亲密的医学前辈——他的父亲。

图布里迪的父亲是一名从事精神病研究多年的医生,他的专长是帮助酗酒的病人戒酒。

图布里迪从小医院巡诊,目睹过父亲忙得不可开交的情形。

小时候,经常有父亲的病人半夜三更打电话来,原因无一例外都是因为戒酒不成功,对医生满腹牢骚,一通乱吼。

而接到这些电话的父亲,总是很受打击的,闷闷不乐的样子。

尽管身为医生时有挫败,但父亲为人和善,不急不躁,大概和成千上万病人敞开了心扉,他也善于聆听,时常教导图布里迪不要那么急于评判一个人。

当17岁的图布里迪和父亲说想去读医学院时,父亲照常没有多余的表示,还浇了一盆冷水。

“你确定你真想学这一行吗?”

父亲一字一句地给他讲了学医的过程,六年医学院,两到三年住院医师,五到十年主治医生,一旦晋升为主任医师,就要被派往海外各地行医,很少有回家探亲访友的时间。

这让当时年轻的图布里迪明白,获得“医生”这个称谓与成为一名称职的医生之间,有漫长的路要走。

直到很久以后,他才后知后觉地明白,当时父亲心里应该是高兴极了。

图布里迪成为医学生后,父亲很少在学习上给他指导,而是像一位年长一点的朋友和他聊天。

当图布里迪眉飞色舞地和父亲讲起“行内话”时,父亲听着听着就会开怀大笑。

偶尔图布里迪会打听自己哪位同学染上了毒瘾或酒瘾在父亲诊所治疗,父亲却坚决缄口不提具体病人,只讲一些泛泛的病例——父亲在趁机巧妙地教导自己这个时常不守规矩的儿子。

再比如,当图布里迪讲起第一次在解剖室见到尸体时那种冒冷汗的感觉,父亲不会说“其实没那么难啦”这样轻飘飘的话,而是教他看事情多看积极的一面。

作为医学界的前辈,父亲教会他最重要的一课,就是并不是每一位患者都能被救出苦海。

父亲的病人,总有没戒酒成功的,父亲在去酒吧时,都会仔细挑选,避免和这些病人碰面,惹得人家不快,也免得自己难受。

这是身为医生要学会的人情世故,也是处理医患关系的智慧。

每一个匪夷所思的病例,都给了他上了一课

在图布里迪30年的行医经历中,他遇到过很多“奇怪”的病人,而对他来说,几乎每一个病人,都在他成为更好的医生路上,启发良多。

图布里迪入行学到的第一课,就是尊重自己的病人。

那时图布里迪28岁,他不得不向自己的病人珍妮,一位年轻的25岁女孩,宣判她生命中剧变的到来——她患上了多发性硬化。

珍妮入院治疗后,图布里迪和她聊天时得知,再过六个月就是她的婚期了。

图布里迪询问她,能够在未婚夫来时告诉他病情,珍妮瞬间怒不可遏:“你可别!”

最终,图布里迪还是好声好气地承诺,不会违背她的意愿,但离开病房时内心仍旧气愤。

回到值班室,他把这件事讲给了护士长听,这位经验丰富的前辈当即给他上了一课。

“作为一名医生,评判别人不属于你的指责。别人怎样抉择,无论对错,那都是他们的抉择,不是我们的。看起来可能不公平,但这不是我们可以干涉的。”

图布里迪渐渐懂得,照顾病患时一定要学会将自己同他们的生活和情感经历分割开,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给予他们更为长久而有力的支持,掌握适度的分寸是一门必修的功课。

当代网络信息发达,几乎所有去看病的人,都会上网搜索一下自己症状,然后从数十条信息中,认准最坏的结果。

图布里迪有一次接诊了一位85岁的奶奶伊梅尔达女士,奶奶时不时感到眩晕,还经常呕吐,三个子女在网上查了一通,两个女儿认为妈妈是反复发作的中风,儿子认定妈妈得了帕金森病,这把奶奶吓得动也不敢动了。

在争论中,图布里迪给出了诊断结果,伊梅尔达女士得上的只是一种慢性眩晕症,原因在于她内耳耳液存在不均衡的状态。

在“冰桶挑战”最风靡的那几年,图布里迪所在神经科,有数不清的年轻人一副走投无路的样子来看病,认为自己出现了“渐冻人”的症状。

虽然病患这种疑神疑鬼的心理看似可笑,但图布里迪却懂得,医生虽然名义上做的是治病救人之事,但经常需要连没出什么问题的健康人也一并治了。

面对这些健康人,医生应该并不该斥责或厌恶,毕竟,对着病人说一句“什么事都没有”是工作中的乐事一桩。

除了忧虑过多的健康人,还有一些病人,确诊后喜欢不听从医生给出的治疗方案。

一次,图布里迪医生遇到了一个“奇怪”的病人,一个持续打嗝打了三十多年的男人。

病人名叫伊恩,他自十几岁的时候开始打嗝,到如今45岁了还没有停过。

伊恩多年来找了数不清的医生,但就是没找出病根在哪儿。

图布里迪给伊恩的脑部做了核磁共振检查,原来他的脑干下部有一道细微的伤疤。这道伤口有些年头了,如果手术切除,损害到脑组织的风险更大。

于是图布里迪医生决定采用药物保守治疗,用药之后,伊恩果然不打嗝了,但出现了意料之中的反应迟钝的症状,于是病人自行停止了用药,再一次恢复了打嗝。

以往图布里迪遇到这种病例,会感到十分沮丧,如今他却换了一个角度思考,像伊恩这样的患者,就只能帮他做出一个诊断,至少也是一个交代,让他们知道自己的病是怎么回事,不必再担心是不是脑瘤之类的重病了。

作为医生,最喜闻乐见的,当然是治愈后的病人重回正常生活。

但医学也常有束手无策的时候,偶尔图布里迪医生在超市碰到自己未能完全治愈的病人时,病人一瘸一拐地避让,只当不认识他。

虽然尼尔医生心里很不是滋味,但也能体谅他们的难处:“我的病人能够成功战胜病魔,也是我的成功;而当他们在病魔面前败下阵来,身心俱伤的时候,那同样也是我的失败。”

成为医生,需要持之以恒的责任心

在这本书中,图布里迪总是过分“诚实”,讲了他无法完全治愈的病人,也分享了他被不可理喻的病人破口大骂的故事。

但无论是什么样的病人,图布里迪都抱以极大的尊重和理解。因为无论是病人,还是医生,任何人都是一个普通人。

他说自己也有“职业病”,平常接触什么病症多,就会担心自己会不会患上这种病。

比如,他有时候感到疲劳或压力大了,眼球就会发颤,他就会想自己是不是得了多发性硬化;

碰到小腿上的肌肉稍微抽搐一下,他立马又想到运动神经元病;

再比如劳累了一周,周末沏茶时手部突然发抖,他的脑子里肯定会冒出来一个分外阴郁的声音说,你这是帕金森病犯了。

“所以你看,就算是神经内科医生,也会为了臆想出来的病受折腾。”这位医生幽默地写道。

他在《你怎么了》里讲了很多病人胡思乱想,在网上瞎查一气的故事,本意并非在指责这部分病人,而是告诉人们,医生自己也对他们的焦虑和无助感同身受。

正是因为理解了这种人人皆有的“胡思乱想”,图布里迪对每一位来寻求他帮助的病患,除了治疗疼痛,他也会尽力宽慰病人心理上的忧愁与紧张。

“既然选择作为医生过一辈子,自然就要在自己生活的一地鸡毛以外,承担起对他人的责任,这是一种需要持之以恒的责任感。”

在这本书的后记中,图布里迪医生写下了对每一个人的建议:

形形色色的患者时刻在提醒着我们:诸事无常,人是何其渺小,我们熟知的生活又是何其脆弱。

我们每个人都是血肉之躯,如果今天你仍然健健康康地活着,我奉劝各位要怀着感激之情欢欣地活下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