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著名临床白癜风专家 https://m.39.net/disease/a_5493729.html压上了TVB家底,代表着港剧擅长类型天花板的《白色强人2》(以下简称《白强2》)近日收官。
可能是因为期待值过高的缘故,毕竟它的前作三年前横空出世,汇聚了郭晋安、陈豪、胡定欣和唐诗咏四位视帝视后,直接成为当年香港地区的收视亚军,还捧出了新晋视帝马国明,作为续篇的《白强2》优缺点明显。
且这部剧的剧作水准之飘忽,倒是真符合黄伟强「总编剧」的署名,也令人好奇到底有多少人参与了写剧本,又是多么想不开把完全不在一个水平线的创作者凑到一起。1-15集圣诞节事故为分界,16-25集YT确诊脑瘤,26-30集明成北六人组团结一致推行全面开放药物名册草案,这三段搁到豆瓣上属于会开出不同梯队分数的程度。
两种视角:毕竟是TVB最擅长的职业剧,作为医疗剧的《白强2》从人物设定的复杂程度、医疗事件的典型程度和叙事格局的开阔程度都有值得内地创作者参考学习的地方;而还是TVB最擅长的职业剧,原地踏步甚至倒退的现实,同样不得不直视。
01
讲「医疗生态」而非「医疗事件」
《白强2》依旧延续了前作节奏紧凑的风格,刚开播时还围绕「4集12个病例」,手术场景逼真之类的点狠狠营销了一波。但如今的医疗剧,早过了挑着疑难杂症给观众看新鲜,血赤呼啦找视觉刺激的时候了。
TVB拍医疗剧这么多年,始终都能留得住人的关键是,它构建了一个理想的/现实的,非常完整的医疗大环境,让身处其中的观众能自我投射,进而产生认同感。在这一点上,私以为是内地创作者实在应当好好学习精进的地方。
《白强2》贯穿始终的一条线索是推行全面开放药物名册的医疗改革制度,推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将更多罕见病药物纳入政府财政当中,减轻市民的经济负担,以保证患有重病依赖高价药维系生命的患者不至于因为没钱买药而死。
在这条线索的串联下,医生和患者之间治病救人的单个病案反而后退成了背景板,一个由政府机构、媒体、医院、医生、病患组成的完整庞大又精密的香港医疗体系展现出来。在这个体系里,每个人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缺一不可。
财政署站在政府立场考虑到全面开放药物名册有可能带来的经济压力以及市民需求之间的矛盾;医发局在推行全面开放药物名册政策的过程中,面临官员权力的博弈、药物研发带来巨额经济收益的诱惑;媒体在整个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引导舆论,同时也被公权力、私人情感欲望支配;医院内部医生立场和权利的纵横;还有等待救治或者被治愈的患者们。
在这种多方力量互相拉扯的过程中,创作者小到大立住了两种形象,召唤观众的心理认同。
微观层面的认同自是TVB行业剧的强项,令观众对所表现的行业心生向往。譬如当年爆红两地的《鉴证实录》,陈慧珊饰演的女法医聂宝言直接影响到一代女孩对于独立女性的认识,甚至直接提升了法医专业报考的人员规模。
更想说的是另一方面,如何通过事关民生的生态描摹,以影视剧的形式建立起民众对于国家、地区、政府的认同感。韩剧《太阳的后裔》中也曾出现类似的场景,柳时镇解救被绑架的姜暮烟时,军队和政府的首脑对解救人质行为对外交方面可能造成的影响争执不休,直指国家的颜面和公民的生命孰轻孰重的问题,最终总统出面表态支持军队救人,并真诚表示有任何问题都是自己这个总统的责任。经过层层铺垫之后,这场戏令「大韩民国」以人为本的国际形象刷一下立起来了。
这种升华的笔法显然《白强2》也学习到了精髓并应用得炉火纯青。展现出香港政府、医疗机构在改革中率先垂范的站位。《白强2》的结尾是如何描绘明成北这项改革的呢:不仅惠及香港市民,还令中国香港特区政府在世界层面形成了影响力;更直接影响到内地的医改进程,卫健委向医发局取经。
回过头来看现实生活,医保局工作人员和药商代表一毛一厘砍价的场景好像对大家来说都不陌生,那么为什么就不能也让这样的场景也被呈现到荧屏上呢?
02
成在人物,败在感情
杨逸滔(YT)、叶晴、唐明、苏怡、李文信、吕霭宁(Yan)组成的「明成北六人组」是有灰度的人物,这样的人设符合生活规律、戏剧规律,唯独不符合大数据逻辑。
没有夺人眼球的标签,也不是「极致」的人设,更不是完美形象,但丝毫不影响两季以来主角团的鲜活生动和可爱,谁是好人?谁是坏人?说不清,不违背法律底线的前提下,身在不同位置的成年人展现出不同的立场才是常态。
YT为了坚持推行自己的医改草案,铁腕手段怀柔政策齐上阵。空降来的叶晴目的意图就更明显,但她有绝对的底线,要赢YT,而且是光明正大的赢,决不允许任何不入流的手段;后期叶晴转变态度支持YT的草案,也是因为看清自己原本坚持的,即便把明成北变成药研所,政府在面对药物研发巨额的利润面前,也会有权力异化的风险,看不起病用不起药的病人仍旧得不到帮助,现状仍不会改善。
《白强2》只要不谈男女感情,人设、兄弟、闺蜜、同袍情真的都没得说。苏怡和Yan的感情令人羡慕,彼此有事一定是比伴侣更快出现在对方面前,互相开解扶持渡过难关。YT跟唐明也是关键时刻能信任互挺的搭档和密友。
TVB有多爱三角恋呢,主角团简直就是前男女友轰趴大会。关键一个二个还都能拿得起放得下,「分手后还能做朋友」,15集往后感情线渐有喧宾夺主的趋势,精彩程度同样急转直下。事实证明再硬核的行业剧也干不过恋爱脑。
理一下令人头秃的情侣关系。Yan和李文信曾经拍拖,YT和电视台的主持人张庭曾有过婚史,现在YT和Yan终于修成正果;李文信结尾迎来官方发糖,终于能跟救过的小姑娘开始医生患者之外的新关系;比较惨的是叶晴,暗恋唐明,理智还是战胜情感。
最想吐槽的还是「酥糖CP」。分分合合没完没了,关键是「为了分」「为了和」的设计过于刻意。苏怡明知怀孕,全医院都知道了只有唐明蒙在鼓里,结果苏怡救援出事,唐明亲手签字流掉自己的孩子,两人关系二度破裂(没错之前已经离过一次),理由同样是沟通不畅,女方憋着什么都不肯说。末了苏怡决定去贫困地区做志愿医生,医院都知道唐明傻傻蒙在鼓里……要说成年人的爱情真的能被「打死都不说」埋了,又不是面对敌特汉奸,何必要牙关紧闭缄默无言呢?
03
创意和理念的疲软肉眼可见
非常遗憾的是,如今的TVB行业剧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黄金期的时候相比,理念停滞不前,创意疲软,加上演员队伍的青黄不接,开倒车的趋势尤为明显,尤其是欧美日韩乃至内地的同类作品都在摸索进步的时候,曾经的TVB扛把子在对比之下越发显得孱弱。
这可是影响过一代人职业观、价值观的TVB行业剧啊。
《白强2》里的病案选择已经初有套路之态。无家可归的流浪者因为长期吃过期食物进急诊,为了维系自己的体面而拒绝治疗,苏怡立即化身解语花,告诉流浪者在医生的眼中没有贫富差异,都是病人;且政府有责任救助每一个有困难的香港市民。性侵多人的色魔遭遇车祸现世报,「该不该救坏人」也有几分老调重弹。结尾处召集受困于高额治疗费用生命垂危的罕见病患者,通过他们的发言打动世卫组织、说服财政署,推动草案落实,「民意」和对民意的重视程度,不免被蒙上一层滤镜。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就像《西游记》,孙悟空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为什么不直接背着唐僧翻到西天,偏要历经那九九八十一难?《白强2》也是同样,如果罕见病患者发声就能产生如此之大的影响力,那有何必折腾这一遭呢。
既然展现的是民生关系最为紧密的医疗行业,现在这个阶段实在应当涉及更加复杂、敏感甚至尖锐无解的议题。即便在现实的医疗伦理中尚未有定论,未必要求一个确信的结果,让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