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最后24小时书评我们在最后24 [复制链接]

1#
北京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安全性高

我们在“最后24小时”看到了什么

书写“今天”的故事,是考验写作者把握“虚实转换”能力的一把标尺。记得毕飞宇在谈到书写当下题材的文学作品时,以小说里的人物“说话”为例,极为形象生动地阐述“一方面我们离不开生活的常态,不能把人物的对话弄得不说人话;另一方面,我们又要回避这种常态,不能总是说人话,也要说鬼话”。同样的道理,书写当下题材的小说,尤其是讲述“今天的故事”,不仅人物对话要在文学层面上“亦人亦鬼”,还有人物的塑造、故事的推进、人物之间的关系……乃至叙述的腔调上,也都要具有“既写常态又要回避常态”的文学把握能力,否则要么写得“太实了”,缺乏文学的意蕴、幻境,要么“太虚了”,脱离生活的真实、气息。


  第一次写作长篇小说的天津青年女作家刘薇,不仅把她的长篇小说《最后24小时》对准了“当下生活”,而且还是对准了当下最为热点的“病童题材”。病童、儿科、儿科医生、医院……这些词汇连接起来,立即形成了极为敏感的“热点地区”,一根火柴就能燃爆。刘薇选择这个题材创作小说,使得这个看上去文静大方的儿科主任医师,就像NBA赛场上“能扣篮情况下绝不投篮”的球星一样,一定是要挑战写作难度的,而且还要挑战职业以外的自我极限。


  《最后24小时》的故事主架构很简单:在医院的儿科病房里,一位身患绝症的女童即将离开人世,在女童生命的最后24小时里,病房内外上演了一场“人间悲喜剧”。这样的故事架构,看上去似乎有些简单,但“操作”起来并不容易,因为你要表现的所有人物都要“长”在这个“主干”上,还要形成一种舒展、自然的整体,不能有“接”上去的感觉。最为关键的是,作者对时间的使用显得极为吝啬,留给人物“表演的舞台”,短暂的只有“24小时”。显然,这是作者精心构筑的小说结构,她显得胸有成竹,从开篇第一句话就能看出来,绝不会因为时间短暂而让故事、人物、人物之间的关系,显得局促、苍白。随着“加五床的小姑娘可能快不行了”,接着就是“加五床的小姑娘”,在“昨天夜里,她突然向值班医生提出最后心愿”,要捐献自己的眼角膜。但这个患有“脑瘤伴呼吸困难”的名为王馨恬的小姑娘,只有虚岁10岁。如此残酷的命运还不作罢,作者还让小姑娘拥有更加悲怆的家庭。小姑娘的父亲因为腿骨骨折落下残疾,成为跛脚,再加上生活的挫折,“慈爱的父亲从此成为幼稚且易怒的家伙,前一分钟还抱着双膝如孩子般天真无邪地笑着,后一分钟则变成了摔盆打碗的凶神恶煞”。


  小说就是在这样压抑的氛围中徐徐展开的。于是与《苏幕遮》教坊曲名发音相似的儿科重症病房的主治医生苏莫遮出场了,紧接着他的师弟戴宇菲也出场了……小说中所有人物接踵而至,一场“重症病房”内外的大戏紧张上演。


  《最后24小时》是一部读得令人紧张的小说,好久才想起来舒出一口大气,然后再继续读下去。但作者并没有完全盯紧情节的发展,没有忽视细节的描写。比如关于儿科医生白大褂的颜色,儿科医生的白大褂带有微微的粉色,“有别于成人世界单调的素白”。还有关于医学治疗方面的叙述。这医院里的故事,一些医疗术语、治疗办法、病情介绍,等等,不可能躲过去,也躲不过去。假如不把这些“说明书”一样的各种解释变换一下“口味”,不把它合理地糅进故事推进中,就会削弱文学性。但作者做得很是巧妙,“左手固定穿刺点,右手持腰穿针……穿刺针与脊背垂直呈90度,针尖斜面与脊椎平行,缓缓进针、停针,针头的斜面被转向头侧,徐徐抽出针芯,清亮的脑脊液便点滴而出,整个过程不过十秒钟,苏莫遮的动作流畅得行云流水”。把治疗的过程讲了,也把人物精湛的水准讲了;故事向前推进了,人物形象也立起来了。这样的文学处理方式在小说中还有多处,似乎显示出来作者逐渐拥有“叙述诡计”的某种迹象。


  每一个写作者都应该抱有向更大目标挺进的追求,这个追求的具体呈现,即是应该尽快形成自己的精神内核。无论古今中外,有思想、有追求的作家,在他们的作品中都有一个重重包裹的“精神内核”。那么《最后24小时》的精神内核是什么?通过一个即将离去的幼小生命,让“厚重的玻璃窗外,经昨日细雨洗涤过的都市春意愈浓”的作者刘薇,带着一种诗意的憧憬,终结了“24小时”的各种纷争,让我们最终看到了书写“生命困境”之后的人间温暖,也看到了“人间博弈”之后的“还有什么借口不珍惜自己的拥有,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过得幸福”的感叹。


  《最后24小时》描述了一种困境——生命困境、人生困境,但作者在描述这样的困境之后,又给予某种灿烂的出路。这样的“困境”绝不会随着一个女孩“捐献眼角膜”的行为而震撼、而平复、而解脱,从而让世界变得熠熠生辉,也不可能“厚重的玻璃窗外”永远都是“春意愈浓”,果真那样的话,一定是过于简单了。困境的出路应该还是困境,应该继续向前挺进,义无反顾地继续走下去。让“困境”更加深入,直抵人心,在心灵震撼中,更加深入地思索生命的意义。


  作者多才多艺,书中还有多幅自绘的插图。相信这不会是她的最后一部小说,肯定还会有下一部、再下一部。只要继续写作下去,生命的意义就必定是一个思考的课题。

(本文刊登于《天津日报》年5月31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