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瘤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血吸虫病
TUhjnbcbe - 2020/11/10 16:40:00

概述

●血吸虫寄生于人体而引

起的疾病

●一种流行范围广、危害大的传染病

●日本血吸虫病是中国地区主要流行的血吸虫病

●常因皮肤直接接触疫水中的尾蚴而受到感染

定义

血吸虫病(schistosomiasis)是由血吸虫寄生于人体所致的疾病,是-类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寄生虫病。血吸虫病广泛分布于亚洲、非洲、南美洲与中东国家。能够寄生人体的血吸虫主要有日本血吸虫、曼氏血吸虫、埃及血吸虫、间插血吸虫、湄公血吸虫和马来血吸虫,前三种主要分布在非洲、拉J美洲和亚洲地区,而在中国主要流行日本血吸虫病。

日本血吸虫病(schistosomiasisjaponica)是由于日本血吸虫寄生于人体肝脏门门静脉系统而引起的疾病,是一种流行范围广、危害大的传染病,易感者通过皮肤接触尾蚴污染的水源而受到感染。

流行病学

日本血吸虫在全球主要流行于中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

中国曾有12个日本血吸虫病流行省,包括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四川、云南、江苏、湖北、安徽、江西、湖南,其中湖南、湖北、江西集中了全国85%以上的血吸虫病患者。

截止到年,国个国家级监测点居民血吸虫平均感染率为0.%。目前,急性血吸虫病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得到消除。

血吸虫病主要流行于贫穷农村地区,尤其是从事农业和渔业的地区,且多发于夏秋季节。

儿童的卫生状况和玩耍习惯使得他们容易发生感染。

随着生态旅游的兴起,游客感染血吸虫病也时有发生。

疾病类型

根据患者病程、损伤程度、损害部位不同可将血吸虫病分为四类,即急性血吸虫病、慢性血吸虫病、晚期血吸虫病、异位血吸虫病。

急性血吸虫病

病程一般不超过6个月。发病早期血吸虫大量抗原异物释放入体,产生亚型变态反应,表现为发热、腹痛等症状。常误诊为重感冒,或其他发热性疾病。常见于初次感染者,多发生于夏秋季。

慢性血吸虫病

病程半年以上。人体免疫系统对虫卵产生免疫抑制,使得虫卵持续对脏器造成损害。根据临床表现不同,又可分为8型:巨脾型、腹水型、结肠增殖型、侏儒型、普通型、出血型、脑病型、混合型。

晚期血吸虫病

未经及时治疗,虫卵严重损害肝脏,造成肝硬化,表现为肝脾增大、腹水等症状。

异位血吸虫病

虫卵肉芽肿导致肝脏、肠道以外的器官或组织受损,最常见的异位损害在肺和脑部,寄生在脑部常被误诊为脑瘤。

传播途径

感染血吸虫的患者与病牛是主要的传染源。不过,根据流行地区的不同,传染源也有可能是猪、犬、羊、马及鼠类等等。

感染血吸虫的人或动物的粪便中含有血吸虫卵,虫卵随粪便入水后(如河湖边的厕所、在河边洗刷马桶、病畜随地粪便等),可在水中利用钉螺孵化为尾蚴,易感者通过皮肤、黏膜与尾蚴接触而受到感染。

因此,虫卵污染水体、水体存在钉螺(钉螺可将虫卵孵化为尾蚴)、人接触含有尾蚴的疫水是传播的三个主要环节。

病因

在我国,血吸虫病的主要病原体是日本血吸虫。人的皮肤直接接触含有血吸虫尾蚴的疫水后可受到感染。

基本病因

在我国,血吸虫病的主要病原体是日本血吸虫,人的皮肤直接接触含有血吸虫尾蚴的疫水后会受到感染。

在人体内,尾蚴经皮肤进入血循环系统,在体内发育为成虫,成虫寄生在肝脏的门静脉系统,其产卵后会随血流进入肝脏或其他器官。虫卵沉积于肝脏、肠道等组织会引

起虫卵肉芽肿炎症损害,重者继发肝脏纤维化。

诱发因素

家畜散养、野粪遍地或钉螺分布广泛的地区,易发生此病。

以农业、渔业为生的人员,有机会频繁接触受到污染的水源,易发生此病。

症状日本血吸虫病主要表现为入侵部位发生皮炎,并伴有发热、全身皮疹、腹痛腹泻、肝区压痛等症状。

反复或大量感染血吸虫者,如未经及时治疗,随着疾病进展,患者会出现腹水、门脉高压致胃食管静脉破裂出血等肝功能严重受损症状。

典型症状

急性血吸虫病

常见于初次感染者或者慢性病人再次大量感染,潜伏期长短不一,大多数病例于感染后5~8周出现症状,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全身性皮疹、肝区肿大压痛等。此外,部分患者有咳嗽、气喘、胸痛等症状。

慢性血吸虫病

急性期患者未经治疗自行缓解或反复感染可转为慢性血吸虫病,多数患者已感染半年以上,大多无症状,少数表现为乏力、食欲不振、慢性腹泻、脓血黏液便等。

晚期血吸虫病

反复或大量感染血吸虫,且未及时治疗者,随病情进展可形成一系列严重病变,如腹水进行性加重、肝脾肿大、上消化道出血等。

异位血吸虫病

重度感染时,虫体会在门脉系统以外寄生。寄生于肺,可形成肺血吸虫病,表现为咳嗽、咳痰;寄生于脑,可形成脑血吸虫病,表现为抽搐、意识障碍等。

就医

在血吸虫病高发区,接触过污水,并出现腹痛、腹泻、全身性皮疹、肝区肿大压痛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诊断流程

在该病高发区,医生通过询问病史、症状即可初步判断是否患有血吸虫病。随后,通过检测血清中血吸虫抗体或抗原是否阳性、观察粪便或直肠活检组织是否有虫卵,可确诊是否患病。

就诊科室

如所处地区为疾病高发区,怀疑是血吸虫病,建议直接前往感染科或热带病研究所]诊检查;若出现腹水,肝区压痛、肝脾肿大等症状可先就诊于肝病科以明确诊断。

相关检查

采血检查

●检查血细胞数量、比例是否改变,以判断是否发生炎症反应;

●肝肾功能检查可提示肝肾是否受到损害;

●血清免疫学检测血吸虫抗体或抗原,若为阳性,则可初步判定有血吸虫感染。

寄生虫检查

●显微镜观察粪便中是否存在虫卵;

●粪便样本经孵化后观察是否有毛蚴;

●直肠黏膜活检观察是否有虫卵及其导致的肉芽肿病变。

影像学检查

超声或CT检查肝脏是否出现纤维化或肝硬化。

鉴别诊断

血吸虫病患者一般具有疫水接触史;血清学血吸虫抗体、抗原阳性;大便、直肠黏膜存在虫卵这三大特征。

急性血吸虫病

要和败血症、疟疾、伤寒、副伤寒、急性粟粒性肺结核、病毒感染以及其他肠道疾病相鉴别。急性血吸虫病患者一般有疫水接触史,大便虫卵阳性,同时伴发高热、肝脏肿大压痛、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状。

慢性血吸虫病

要与慢性菌痢、阿米巴痢疾、溃疡性结肠炎、肠结核、直肠癌等相鉴别。慢性血吸虫病可伴有慢性腹泻、粪便或直肠黏膜活检可见陈旧性虫卵等。

晚期血吸虫病

要与门脉性肝硬化以及其它原因所导致的肝硬化相鉴别。血吸虫病患者i门脉高压腹壁静脉怒张改变较为突出,脾肿大明显。

异位血吸虫病

肺血吸虫病要和支气管炎、粟粒性肺结核和肺吸虫病相鉴别;脑血吸虫病要和流行性乙脑相鉴别。异位血吸虫病患者与其他患者不同的是,其血清血吸虫抗原阳性。

治疗

疑似血吸虫病的患者应先接受支持、对症治疗,排除其他疾病后,再进行抗虫治疗。

治疗血吸虫病首选吡喹酮。

晚期患者伴有多种严重并发症,需会诊各科室制定个性化治疗策略,症状缓解后再进行抗虫治疗。

急性期治疗

急性期患者有发热、多汗、淋巴肿大、肝区压痛症状,需要给予补液,保证水电解质的平衡,同时加强营养并进行全身支持治疗,待症状缓解后可进行吡喹酮等抗虫治疗。

一般治疗

支持与对症疗法

急性期持续高热病人,可先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缓解中毒症状,并用解热剂进行降温处理。

对慢性和晚期患者,应加强营养供给,如给予高蛋白饮食和多种维生素,并注意对贫血的治疗;肝硬化有门脉高压时,应加强保肝治疗,以及外科手术治疗;慢性腹泻合并细菌感染者可适当给予抗生素治疗。

药物治疗

驱虫治疗

吡喹酮是治疗血吸虫病的首选药物,具有高效、低毒、副作用轻、可口服、疗程短等优点。对成虫有杀灭作用。对急性血吸虫病临床治疗治愈率很高,副作用少而轻。

吡喹酮对于急性期感染患者(接触疫水6~8周内)有很好的效果,一般治疗一个疗程就可以痊愈。对于慢性患者应用吡喹酮治疗需要维持2~4周甚至1~2月才能有很好的疗效。

手术治疗

血吸虫病患者一般不选择手术治疗。对于晚期血吸虫病,有明显脾功能亢进、腹水、门脉高压致上消化道出血等情况下才考虑手术治疗。

●巨脾型患者可行脾切除加贲i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以解除脾功能亢进,防止胃底食管静脉破裂出血。

●腹水型患者可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使高压的肝门]静脉血分流,以降低肝门]静脉压,从而避免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出血型患者可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来阻断反流至食管胃底静脉的血流,避免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其他如结肠增殖型可切除狭窄、阻塞、出血部位;颅内血吸虫虫卵肉芽肿导致颅内高压时,可开颅清除病灶。

●对于终末期肝病可考虑肝移植。

预后

血吸虫病的预后与感染程度、病程长短、年龄、有无并发症、异位损害及治疗是否及时彻底有关。

对于急性患者,经抗病原治疗多可痊愈;对于慢性早期患者,经抗病原治疗后绝大多数症状消失、体力改善、粪及血清学检查转阴,并可长期保持健康状态;对于晚期患者虽经对症与抗病原治疗,但肝硬化难以恢复,预后较差。

并发症

晚期血吸虫病患者往往死于肝昏迷、腹水衰竭、上消化道大出血、肝肾综合征、腹膜感染等严重并发症,故应及时诊治,尽早进行抗虫治疗,避免各脏器持续损伤,降低并发症风险。

上消化道出血

晚期血吸虫病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可表现出呕血和黑便,出血量一般较大。

肝性脑病

晚期患者可并发肝性脑病,多由大出血、大量放腹水、过度利尿等诱发。

急性黄疸型肝炎

晚期血吸虫病合并急性黄疸型肝炎常久治不愈,并进展为肝硬化,预后较差。

感染

由于患者出现免疫功能减退、门静脉高压,极易并发各种类型感染。

肠道并发症

血吸虫病可引起严重结肠病变,导致肠腔狭窄,出现不完全性肠梗阻。

日常患者应积极治疗,确保充足的休息与营养,留意病情变化,出现并发症后及时复诊。

家庭护理

●家属应禁止患者饮用生水,可在疾病流行区域下水作业。

●患者家属应保证患者身体清洁干燥,为其烹饪清淡、营养丰富(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

●对于合并肝硬化、腹水的晚期血吸虫病人,应给以低盐饮食,发生肝昏迷者应暂停蛋白质饮食等。

日常生活管理

●建议患者多休息,以卧床为主;

●食用易消化的食物(水果、青菜、豆腐、绿豆粥、鲜奶、各类蛋、鱼等);

●戒烟戒酒,避免辛辣、刺激食物;

●食物营养结构合理,蛋白质、维生素、能量的摄入要满足人体需求;

●禁止在疾病流行区域下水作业,多接受关于血吸虫病防范的教育。

日常病情监测

对于急性期患者,治疗期间,应留意自身病情变化,发热是否缓解、腹泻是否缓解、肝区压痛是否缓解,如果出现并发症(腹痛、排尿异常等)或药物不良反应及时复诊,交由医生处置。

对于慢性或晚期病人,应观察治疗期间腹水是否缓解,黏液脓血便是否缓解。--旦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腹痛(阑尾炎脓肿导致的腹膜炎等)及时就医。

预防

●预防性服药:在接触疫水1至2周内可预防性应用青蒿素衍生物蒿甲醚和青蒿琥酯。

●目前市面上没有预防血吸虫病的疫苗,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已进入临床实验阶段。

●在疾病流行区域生活应加强对疾病的认知。

●与水源接触时应做好防护措施,避免饮用生水。

●相关部门应改善家畜散养、野粪遍地的现象,对钉螺进行及时灭杀。

内容、图片和视频来自网络,如有侵权,本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血吸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