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瘤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获奖啦来读一读火箭院的故事
TUhjnbcbe - 2021/1/21 8:15:00


  12月23日,由国资委宣传局、人民网联合主办,中国共产*新闻网、中国央企新闻网承办的“全面小康央企担当”第三届中央企业优秀故事发布活动在北京举办。经过近3个月的作品征集,从作品中,评选出件优秀作品。


  火箭院作品《十年铸箭志报国托举航天强国梦——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研制团队典型事迹》获一等奖;作品《关于长三甲的两条最后的短信》获二等奖。

概述

《十年铸箭志报国托举航天强国梦——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研制团队典型事迹》记录了长五团队十多年来的拼搏历程。在十年研制过程中,他们历经艰辛,让中国一步迈进大火箭国家俱乐部;在长五遥二归零过程中,他们含泪奔跑天,让中国最强火箭浴火重生;他们和时间比速度,搭建中国人追求月球、火星和空间站的梦想天梯。从他们手中诞生的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是我国首型大推力无毒无污染液体火箭,运载能力位居世界前列。正如长五火箭总指挥王珏所说:“它的出现,大幅提升了我国进入空间的能力,是我国由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的重要支撑和显著标志。”

向上滑动阅读全文

十年铸箭志报国?托举航天强国梦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研制团队典型事迹材料

从来没有人,像他们一样,

十年历经艰辛,

让中国一步迈进大火箭国家俱乐部。

从来没有人,像他们一样,

天含泪奔跑,

让中国最强火箭浴火重生。

从来没有人,像他们一样,

和时间比速度,

搭建中国人追求月球、

火星和空间站的梦想天梯。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长五人。从他们手中诞生的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是我国首型大推力无毒无污染液体火箭,运载能力位居世界前列。长征五号火箭总指挥王珏在面对媒体采访时,曾骄傲地说道:“它的出现,大幅提升了我国进入空间的能力,是我国由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的重要支撑和显著标志。”

驯天牧火升腾去?刺破云天难极目

轰然蛟龙惊天起,万钧雷霆烈焰舞。

撼山动地出南海,紫焰喷薄三千度。

驯天牧火升腾去,刺破云天难极目。

扶摇直上七万里,排空驭气至极速。

——李东《巨箭行》(节选)


  年11月3日,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从海南文昌发射中心腾空而起,首飞取得圆满成功,它的总设计师李东辗转难眠,回忆起漫长的铸箭历程,写下了这首《巨箭行》。


  今年是李东工作的第29年。在这29年里,有17年他都在做“长五”,可以说他的前半生,最重要的就是研制长征五号运载火箭。


  有人问李东:“中国为什么要搞航天?为什么要搞长五这样的大火箭?”他说:“当今这个世界,如果中国没有独立自主地进入空间的能力,就好像大航海时代不能造船。当年闭关锁国的清王朝错过了大海,如果我们不搞航天,将会错过太空。”

年长五首飞前,长五团队与火箭合影


  运载火箭的能力有多大,航天的舞台就有多大。“长五”是我国运载能力最大、性能最优异的火箭。它的运载能力可以达到LEO轨道25吨级、GTO轨道14吨级,承担着我国载人航天空间站工程、载人登月工程、探月工程三期、探火工程等重大发射任务。其他航天大国甚至把“长五”发射成功,看作是“改变游戏规则的一次发射”、“中国航天的新篇章”。


  向远方前行,必须闯过一个个险滩,向高处攀登,必须翻越一道道山梁,获得优异的性能,势必要解决无数技术难题。从年立项,到年首飞成功,长五火箭研制历程长达10年,是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里,第一个立项,最后一个首飞的型号。大的运载能力、大的发动机、大的结构、大的电气系统、大的地面支持系统……给长五火箭研制团队带来的,除了巨大的技术跨度、巨大的研制难度,还有巨大的工作量和空前的挑战。


  严峻的形势和任务摆在面前,骨头要硬,要敢于出击。长五人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十年磨一箭,突破了12大类项关键技术,解决了复杂力热环境、大质量多干扰分离等世界性难题,掌握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使长五火箭重要性能参数成倍提高,95%的新技术占比更是打破了“一发新火箭上,新技术比例不超过30%”的国际惯例……


  在王珏看来,能参与“长五”的研制,付出再多,都是值得的。他说:“‘长五’承载着几代航天人的梦想,能够投身这样的跨代工程,是一件幸运的事。”


  逐梦,不是一朝一夕;圆梦,不是一时一地。面对普通火箭4到5倍的工作量,研制团队除了采取一些新的设计手段,只能争分夺秒。


  吴俊峰是长五火箭的管路系统设计师,他负责的管路就像火箭的“血管”,连接着发动机与贮箱,一旦发生问题,后果不堪设想。“长五”的管路数量,是其它火箭的2到3倍,可谓千头万绪。从装配工人到技术专家,从没有过如此复杂的管路装配经验。为了保质量,吴俊峰把自己“泡”在了火箭总装车间,常常天快亮才下班。每次加完班回宿舍的路上,吴俊峰都会远望着振动塔上的4个大字——中国航天。他说:“那就是我的灯塔,看到灯塔,就看到了希望。”


  长五火箭发射平台规模巨大,从年起,海南文昌就成了型号发射平台副主任设计师吴梦强的第二个“家”。4年间,他每年至少七八个月待在发射场。在那里,除了忍受酷暑的肆虐和蚊虫的叮咬,更大的考验是对家的思念和牵挂。年,吴梦强母亲住院手术,他请假回家,没等母亲出院,又匆匆赶回了发射场。儿子也常在“整个一年级,放学你只来接过我一次……”对于工作,吴梦强问心无愧,对于家庭,他心中总有愧疚。


  年中秋节,吴梦强坚守岗位,没能回家。在试验队的中秋晚会上,他弹唱了一首自己改编的《一封家书》,歌中唱到“亲爱的孩子妈妈,你们好吗?听说北京降温了,空气好吗?我现在海南,挺好哒,白天上班,晚上在复查。型号攻关,有十年了,这次我们,要首飞啦……这些年你辛苦了,家里的事你费心了,有什么活都给我留着,等我回去再好好干吧……”


  长征五号系列火箭是建设航天强国、体现科技实力的“梦想之箭”,肩负着中国人探索更远太空的神圣使命,航天强国的多项标志性工程任务,比如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建设、月球取样返回、火星探测,都得靠它完成。长五研制团队平均年龄只有33岁,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在单位是主力军,在家中是顶梁柱。但他们深知,有国才有家。因为热爱祖国,所以把个人事业与国家命运紧密关联在一起,把祖国需要看得高于一切。因为热爱祖国,所以舍小家为大家,担起为国铸箭的千斤重担,担起几代中国航天人的责任与使命。

含泪奔跑几波折?临危受命定大局

就在长五火箭首飞成功后,研制团队立即投入到了下一发火箭的发射任务中。一转眼,就到了年7月2日,长五遥二火箭发射的日子。

火箭发射升空后,大家正沉浸在兴奋与激动之中……第秒,芯一级液氢液氧发动机突发故障,推力瞬时大幅下降,发射任务宣告失败!

到底怎么了?问题出在哪儿??

指挥大厅一片寂静,大家的心像大屏幕上的飞行曲线一样,一直往下掉,很多人默默流下了眼泪。

回忆当时的场景,王珏说:“这次失利,让我们在迈向更强的路上,被一盆冰水浇得‘透心凉’,有一种天要塌了的感觉”。

消息很快传开,失望和质疑接踵而来……长五团队来不及悲伤,擦干眼泪,很快投入到了“归零”工作中。不管之前有过怎样的辉煌,都必须从头开始、重新再来。

面对巨大的压力,面对棘手的技术难题,面对外在的质疑和批评,长五团队无论是心理,还是身体,都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和考验。但他们没有退缩,而是咬紧牙关,不眠不休,付出了超常的艰辛与努力。

经过多天的故障排查,多天的试验验证,失利原因终于确定:火箭芯一级液氢液氧发动机在复杂力热环境下,局部结构发生异常,发动机推力瞬时大幅下降,致使发射任务失利。

经过多番改进,年4月4日,长五遥三火箭总装工作进入到了最后阶段,就在大伙儿都以为“长五”很快就能再度问天时,一台芯一级氢氧发动机在试验中出现了“异常振动频率”。

无论什么样的暗礁险滩,无论多么大的惊涛骇浪,都阻挡不了长五人前行的决心和步伐。这一情况发生后,一院*委书记李明华临危受命,担任长五火箭“第一总指挥”。在中国航天史上,只有当任务面临巨大挑战时,才会增设这一岗位。

成长伴随苦难,苦难孕育辉煌。“那些打不倒你的,终将使你更加强大。”李东说。滋润和灌溉成功之花的,是团队的泪和汗。经过大量的仿真分析和故障排查,年5月3日,研制人员找到了引发发动机问题的“幕后黑手”——一种复杂的共振现象。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改发动机。

在确定改进方案时,李明华经历了一次艰难的抉择。当时有两种意见,大改和小改。大改就是重新设计、验证、生产,肯定能解决问题,但至少需要两年时间,导致多项重大工程任务推迟。小改就是针对症结局部改进,影响和代价较小,具有可行性,但谁都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能解决问题。

究竟大改还是小改?专家意见发生了分歧,研制再次遇到了瓶颈。在一次发动机改进方案讨论会上,李明华一锤定音——采用局部改进的方案。他说:“这件事是我定的,出了问题我负责;但是谁要是不执行,谁负责。”

确定改进方案后,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验证方案有效性,研制人员“点到点、人盯人”,仅用了28天,就拿出了原本需要半年时间的试验产品,并顺利通过了第一次考核。

为保险起见,在接下来的几个月,研制团队又进行了10次总计余秒的试验,都取得了成功,困扰了团队多天的芯一级氢氧发动机问题终于彻底解决,长五研制重回“快车道”。很快,一枚更强壮、更健康的“胖五”诞生了。

长五遥三火箭发射前试验队员合影

真正的强者,不是没有眼泪,而是含着眼泪在奔跑。“成败只在旦夕之间,但决定成败的力量却是日积月累形成的。天的卧薪尝胆,负重前行,每个长五人都憋着一股劲。”李明华说。

年12月27日,长五遥三火箭从海南文昌发射中心腾空而起,带着恢宏的气势奔向太空,霎时间地动山摇。目送“长五”消失在视线里,有人笑了,有人哭了,还有人笑着笑着就哭了。山阻石拦,大江毕竟东流去;雪压霜打,梅花依旧向阳开。这一刻,长五人终于走出了至暗时刻,并且在磨难挫折中、在攻坚克难中,变得更加强大。

勇攀科技高峰的道路,原本就是一条荆棘满地的未知路。没有经历过失败的攀登,诠释不了勇攀高峰的含义,没有过铩羽而归,就不会知道高峰在哪里。奋斗是最好的注脚,实力是最硬的道理。敢于攀登,善于攀登,是长五人一贯的作风。在攀登科技高峰的路上,他们经历过刻骨铭心的失败,依然执着攀登,用个与时间赛跑、与问题过招,艰苦而不痛苦、平淡而不平凡的日子,诠释了百折不挠、勇攀高峰的深刻含义,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逆行进场保成功?争分夺秒发射忙

打赢了“翻身仗”,接下来就是如何乘胜追击,如何打赢“攻坚战”。

年年初,一场新冠疫情席卷了全国。当全国医护迎来一场艰难的战役时,长五火箭研制团队也正克服万难履行自己的使命。

当时,两型号火箭相继失利,两颗卫星在轨失效……网络上出现了一些质疑的声音,中国航天面临着“不能再失败”的严峻形势。如何迈过这道“坎”,是摆在中国航天人面前的重大考验。迈过去,前方依然是星辰大海的征途;迈不过去,中国航天将跌入低谷,遭受难以估量的损失。

危机当前,考验一支队伍的胆力,也检验一支队伍的实力。在这样的紧要关头,由哪个队伍来打响“触底反弹”第一枪?关键时刻,长五团队挺身而出。

春节假期还没结束,正是国内疫情最严重的时候,长征五号B火箭首飞任务先头部队就逆行踏上了去往海南的航班。

队员欢迎长五B火箭运抵发射场

这一战,是年长征五号系列火箭的“首战”,也是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的“首战”,更是中国航天扭转被动局面的“首战”和“最关键的一战”。长五B火箭作为我国首款一级半构型火箭,可用于发射近地轨道大型卫星及飞船。它拥有专为发射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核心舱和实验舱而设计的整流罩,是我国现役运载火箭尺寸规模最大的整流罩,可以更好地减小空气阻力,减轻载荷影响,安全可靠分离。

为保障长五B火箭首飞成功,地面设备恢复工作增加了地面前后端多个单机设备开盖检查,拆装电缆、连接器等工作,工作量比以往几次都要大。而在人员上,受到疫情影响,隔离要求非常高,人员的减少给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大家不得不一再加快工作节奏。

5月5日,长五B火箭首飞成功,有史以来任务周期最长、面临困难最多、承受压力最大的一次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长五团队用实力回击了一切对于中国航天的质疑,一扫阴霾。

“失败了,我们没时间悲伤,成功了,也只能高兴两个小时”。这是很多航天人挂在嘴边的话。来不及庆祝,长五火箭地面设备恢复人员第二天就投入到了新一轮的工作当中。这时,距离长五遥四火箭发射火星探测器,还有两个多月,时间非常紧张。

5月的海南,平均气温高达32℃,湿度在80%以上,正值“桑拿天”。就算什么事都不做,待在户外也会大汗淋漓。地面设备恢复作业在没有任何遮挡的户外进行,烈日的炙烤下,队员们衣服早已被汗水湿透,没有人顾得上酷暑,都在争分夺秒,和时间赛跑。

负责恢复喷水装置的队员中暑,在短暂休息和治疗后,又返回工作岗位接着干;负责支撑臂恢复和氢排氧加管路更换的队员严重脱水,靠喝补盐液坚持;支撑臂主管设计人员突发肾结石,忍着钻心疼痛坚守岗位,医院就诊;有的工作需要队员钻进四五十公分高的架子,弓着身子操作,一天下来腰酸背疼;配气台、传感器插头恢复工作量大,队员蹲在狭窄的空间里,用头灯照明,从上班一直干到下班,连喝水都顾不上;修复防热涂层时,会产生烟灰,为了不影响其他岗位操作,队员就白天插空干,晚上加班干,时常加班到半夜,第二天一早醒来又接着干……????他们当中,大部分人自长五B火箭首飞任务开始,就在发射场工作,已经连续奋战了多天。他们顾全大局,全力以赴,克服各种困难,提前完成了地面设备恢复任务,为探火任务创造了更加有利的发射条件。

和他们一样连续奋战的,还有王广松,他是发动机零部件生产车间涡轮泵装配试验工,也是涡轮泵装配的“救场第一人”。从春节到长五遥四发射,他几乎没有休息过。“每天提前一小时上班”、“送完孩子连水都来不及喝就回单位加班”、“披星来、戴月走”……已成为他近年工作的常态。患有腰间盘突出的他,全年加班超过个小时,相当于一年多工作多天。他说:“为火箭‘心脏’装配重要关键部件,容不得半点马虎。”

长五火箭贮箱壁板很薄,如果将贮箱同比缩放到一个鸡蛋大小,那么它的壁板比鸡蛋壳还要薄,焊接难度可想而知。与上一发相比,长五遥四火箭的贮箱焊缝排补量仅为原来的46%,并且焊缝最长的芯一级氢箱箱体环缝长度总和达到米,首次实现零排补。成绩背后,是承担长五火箭芯级5米直径贮箱生产任务的天津火箭公司贮箱焊接车间,不断追求卓越,向着一个又一个技术高峰发起挑战。

贮箱焊接车间生产四组液氮液压试验岗岗长郑金涛,为做好试验指挥工作,每次试验前都会进行模拟试验流程的口令化指挥演练,确保试验过程中精准高效地传达指令。

从事箱底焊接的范紫龙,通过严格焊前清理、提升装配效果,控制环境温湿度等措施,使得箱底焊接缺陷数量明显减少,焊接质量显著提升,X光片合格率从50%提高到80%,单底补焊个数从8到10处降低为0到2处,多次实现整底零排补,补焊合格率超过98%。

7月23日,长五遥四火箭托举火星探测器,迈向了万公里外的探火之路,再次刷新中国深空探测纪录,重新定义了“中国高度”。

十年可以做很多事,也可以只做一件事,长五团队选择了后者。十年磨一箭,有人从初出茅庐到独当一面,有人从风华正茂到两鬓风霜,曲折的征途让长五团队培养了人才、凝聚了精神、积蓄了力量,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是这支队伍最美的写照。

年12月27日,长五遥三王者归来

年5月5日,长五B遥一闪耀升空

7月23日长五遥四开启火星探测之旅

年底前,长五遥五火箭将送嫦娥五号奔月

年年初,长五B遥二还将执行空间站核心舱发射任务

……

斗转星换,十年终铸成巨箭。

甘苦暑寒,波折历罢捷报传。

初心不变,今日梦筑空间站。

更待来年,鲲鹏扶摇九重天!

——李东《减字木兰花?贺长五B首飞行》(节选)

?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风云激荡,乃见磅礴力量。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执行五次国家重大航天工程发射任务,对于长征五号这种规模的火箭而言,不仅是高密度,也是高强度、高难度。征途漫漫,任重道远,长五人永远在路上,他们满怀雄心壮志,在不断超越中成就梦想,在不懈奋斗中书写未来,立志把长征五号系列火箭打造成为新时代的“金牌火箭”,一步步实现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航天梦。

(高崇瑞)

概述

《关于长三甲的两条最后的短信》讲述了火箭院长三甲系列总体网和动力测控系统主任设计师陈燕光三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为国铸箭,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活着的时候,满脑子是工作;大脑出现幻觉时,心心念念的还是工作;临终前,神志不清时,他发出的两条短信,内容依然是工作。最后的短信,没有豪言壮语,却饱含对事业的无限牵挂。我们记住了陈燕光,也记住了还有千千万万像他这样默默无闻的奉献者,把热血和生命献给了最忠诚的事业。

向上滑动阅读全文

关于长三甲的两条最后的短信

陈燕光,男,年出生,年毕业于国防科技大学,同年进入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总体设计部,先后从事电气系统单机软硬件设计、火箭总体网与动力测控系统的设计工作,曾任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总体网和动力测控系统主任设计师,年7月因病去世,享年54岁。

没有惊世之举,没有荣誉等身,他一辈子都默默执守在航天事业的岗位上。

生前满脑子是工作,临终前发出两条短信,他敲出的依然是工作。年6月16日,当长征三号乙火箭托举最后一颗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卫星腾空而起,带着明亮火焰直奔苍穹,许多人都忍不住会默默想起他,这位普通却又不平凡的航天老兵……

8年过去了,陈燕光的身影在人们心里始终清晰。

没有过“归零”经历

戴着蓝套袖,拿着“大罐头瓶子”水杯,人们记忆中的陈燕光,像个和蔼可亲的老师。上班时,他经常接满一杯茶水,走到这个人电脑前看看,踱到那个人图纸前瞅瞅,顺便把自己的想法和经验告诉大家,助燃启示性的思想火花,让年轻人少走弯路。办公室的年轻人们也都很喜欢这位和善的航天前辈,看着陈燕光的穿着打扮,给他取了个外号——“老会计”。其实,这位“老会计”在航天领域已经干了26年,是一位“老航天”。

年,陈燕光从国防科技大学毕业,进入当时的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总体设计部一室,从事电气系统单机软硬件的设计工作,开始了为航天事业贡献的历程,一直到担任总体设计部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总体网和动力测控系统主任设计师。

陈燕光几乎参与了航天一院所有型号的研制,但却没有过“归零”经历。“归零”,是航天人独创的词汇,就是一切“从零开始”——从头查找问题,在每个环节中举一反三,以消除所有的隐患。“归零”也就意味着有故障产生。

在航天这种高难度、高风险行业中,没有“归零”,这简直不可思议,但陈燕光做到了。他常说:“调试好产品的时候,是我最有成就感的时候。”

很少有人知道,为了追求这种“成就感”,他几乎拼尽全力。陈燕光身体一直不太好。免疫力低下,食道常年溃疡,经常发低烧,但在工作面前,他往往全然忘记这些。下班回到家,他经常累得饭都吃不下,必须在沙发上休息半小时才能缓过劲儿来。

累,是因为陈燕光给自己安排了很多“额外”的工作。比如,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在产品生产前,他会在实验室搭建模拟电路,一遍又一遍地测试产品,提前发现产品的风险点并进行改进,确保从自己手里出去的产品没有任何质量隐患。

“他是我在技术上合作最顺畅的人,他写的任务书特别清楚,我基本不用再问,可以直接干活。”与陈燕光合作过的一位同事这么形容。

年,陈燕光接到了一项新任务:负责北斗导航工程火箭系统总体网与动力测控系统的设计工作。当时,他在单机产品的设计领域已游刃有余。动力系统并非原专业,从头开始对谁来说都是一个挑战。但陈燕光偏偏接下了这项任务,在不惑之年开始挑战新领域。人员紧张,他带着只有3个人的年轻团队就开始了新领域的攻关。

“陈老师表面上看似没有什么压力,但其实他时刻都把工作放在心上。”同事刘巧珍回忆。

陈燕光做事细致,尽管作为主任设计师只需把控方向即可,但他仍始终与队员们奋战在实验室里。有一次,由于有队员考虑不够周全,导致软件设计一直存在问题。陈燕光不光给予技术指导,还连续几个晚上和团队一起在阴冷的厂房里蹲守试验,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陈燕光还具备极强的攻关能力。当时,有一个购买的设备没有冗余自动切换功能,他干脆自己发明冗余控制技术。那段时间,他经常整宿琢磨这项技术。甚至睡觉的时候,一旦有灵光一闪,他就赶紧爬起来记录下自己的想法。经过1个多月的研究,陈燕光发明的冗余控制技术获得了成功实践,为北斗导航系统快速组网奠定了基础。

病房里“不听话”的病人

年年初,陈燕光时常感到头晕,脸色苍白,同事们也发现他的状态很不好,医院检查一下,可是他为了忙完手头的工作,总是一推再推。

6月4日,这是陈燕光最后一次来到办公室。他平静地告诉大家:因为自己被确诊为脑瘤,需要住院治疗,要离开一段时间。听到这句话,平时习惯和他嘻嘻哈哈的同事们瞬间愣住了。

陈燕光却继续平静地叮嘱大家,项目进度关系后续发射任务,千万不能拖,但一定不能因为进度影响了质量……看到很多同事含着眼泪望着自己,他甚至还笑着安慰同事,不要太担心,要安心工作……

医院,陈燕光是个“不听话”的病人。医生要求他多卧床休息,但只要他觉得头脑清醒,就会不断梳理工作任务,不时给同事打电话询问工作进展。医生拿这个“不听话”的病人没办法,只能一遍遍地叮嘱他先保养好身体才能专心工作。

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总体网与动力测控系统是陈燕光离开工作岗位前最关心的工作,这项工作关系着整个北斗导航工程高密度发射任务能否按时完成。由于责任重大,在陈燕光生病住院期间,同事徐晨几乎每天都能接到他的电话。“他叮嘱我们一定做好过程控制、

1
查看完整版本: 获奖啦来读一读火箭院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