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推荐
PDF版
常识积累()
常识积累()
常识积累()
实战·演练
01
关于人文常识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A.我国的四大发明包括武器、指南针、印刷术、火柴
B.张衡在公元年首创了世界上第一架地震仪候风地动仪
C.我国古代被称为“药王”的著名医学家是孙思邈
D.文明世界的赵州桥是隋朝中期时修建的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BCD
A项,四大发明是指中国古代对世界具有很大影响的四种发明,即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此一说法最早由英国汉学家李约瑟提出并为后来许多中国的历史学家所继承,普遍认为这四种发明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且这些发明经由各种途径传至西方,对世界文明发展史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所以A项表述有误,其他三项表述均正确。
02
下列古迹或建筑,按照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比萨斜塔②兵马俑③埃菲尔铁塔
④罗马斗兽场⑤胡夫金字塔
A.②④⑤③①
B.⑤④①②③
C.⑤②④①③
D.②⑤④③①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C
①比萨斜塔,建造于3年8月,是意大利比萨城大教堂的独立式钟楼,位于意大利托斯卡纳省比萨城北面的奇迹广场上。②兵马俑,即秦始皇兵马俑,亦简称秦兵马俑或秦俑,兵马俑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个类别。秦始皇嬴政(前年—前年)。③埃菲尔铁塔,矗立在塞纳河南岸法国巴黎的战神广场,于年建成,是当时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④罗马斗兽场,建于72-80年间,是古罗马文明的象征。遗址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市中心。⑤胡夫金字塔,是古埃及金字塔中最大的金字塔,约建于前年,完工于前年。
03
下列关于甲醛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甲醛的挥发期可以超过10年
B.房屋装修后的刺鼻气味主要来自甲醛
C.人造板材和汽车内饰容易出现甲醛超标
D.甲醛对眼睛、呼吸系统、神经系统都有毒性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B
A项,甲醛的污染释放源有长期释放源和短期释放源。甲醛的长期释放源包括装修用的各种人造板、人造板家具、复合地板等,其中含有的甲醛挥发期可达到3-15年之久,是必须要通过有效的治理进行解决的。甲醛的短期释放源包括窗帘、壁纸、床垫及油漆面中的甲醛等,其中含有的甲醛挥发期基本在1年左右。这些物品中的甲醛一般含量不高、挥发期不长,相对容易处理。故正确,排除;B项,房屋装修后,刺鼻性气味的来源不仅仅是甲醛,还有苯、氨、TVOC等超标的有毒气体。而且当甲醛不过量时,人体通常感觉不到它。所以房屋装修后的刺鼻气味并不一定主要来自甲醛。故错误,当选;C项,人造板材包括做室内装饰的胶合板、细木工板、中密度纤维板和刨花板等。因为甲醛有比较强的黏合性,且还能加强板材硬度,并起到防虫、防腐的功能,所以目前生产人造板所使用的胶粘剂,是以甲醛为主要成分的脲醛树脂。汽车内的装饰材料和零件中含有和产生的甲醛都会导致车内甲醛超标。故正确,排除;D项,甲醛对人体生理系统最大的危害就是具有刺激性、毒性和致癌性。可导致眼疾、皮肤发炎,对眼部、肺功能、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都具有一定的毒性,中毒甲醛中毒会造成致癌(鼻咽癌、脑瘤、白血病)等。故正确,排除。
04
下面关于唐三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发源于魏晋南北朝,唐代逐渐成熟
B.主要产于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地区
C.胎质坚硬细密,通常作为容器使用
D.造型包括牲畜、人物、日常用品等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D
唐三彩的造型分类一般为人物、动物、生活用具等。选项A,唐三彩诞生于唐朝,并兴盛于唐朝。选项B,根据史料记载和考古研究,唐三彩分布在长安和洛阳,两地窑址分称西窑和东窑,此外在河北、四川也有专门烧制唐三彩的窑址。选项C,唐三彩胎质较为松脆,防水性差,难以作为容器使用,常作为随葬品使用。D项说法正确。
05
下列对联与其适用场合,搭配不当的是()。
A.画栋前临杨柳岸,青帘高挂杏花村酒馆
B.到此尽是弹冠客,此去应无搔首人戏院
C.道上钩衣苍耳子,风前聒客白头翁中药店
D.不遇知音众声俱寂,偶然雅集百家齐鸣乐器店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B
A项,“画栋前临杨柳岸,清帘高挂杏花村”中“杏花村”对应的酒,对联描写的是酒馆。故正确,排除;B项,“到此尽是弹冠客,此去应无搔首人”中进门“弹冠客”与出门没有“骚首人”的对比,说明剪完头发了,描写的是理发店,故错误,当选。C项,“道上钩衣苍耳子,风前聒客白头翁”对应的药店。故正确,排除;D项,“不遇知音众声俱寂,偶然雅集百乐齐鸣”中“知音”“百乐”说明是乐器行。故正确,排除。
06
以下属于我国古代学校形式的是:()。(多选题)
A.义塾
B.太学
C.国子监
D.翰林院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ABC
义塾指旧时由私人集资或用地方公益金创办的免收学费的学校,也称义学。太学是中国古代国立最高学府。国子监是元、明、清三代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又称“国学”。翰林院是中国古代皇帝的秘书机构,从唐代设立,供职的为有艺能的人士,后演变成专门起
常识·积累
中国古代重要水利工程
战国时期
(1)都江堰
都江堰是世界文化遗产(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世界自然遗产(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于秦昭王末年(约公元前~前),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至今灌区已达30余县市、面积近千万亩,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
(2)郑国渠
年11月8日,在泰国清迈召开的第二届世界灌溉论坛暨67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传来喜讯,郑国渠申遗成功,成为陕西省第一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郑国渠是古代劳动人民修建的一项伟大工程,属于最早在关中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位于今天的陕西省泾阳县西北25公里的泾河北岸。它西引泾水东注洛水,长达余里(灌溉面积号称4万顷)。
郑国渠在战国末年由秦国穿凿。公元前年(秦王政元年)由韩国水工郑国主持兴建,约十年后完工。
(3)开通了秦渠、灵渠和江南运河
秦渠
秦渠,位于宁夏平原黄河以东,相传因始凿于秦而得名。渠口在青铜峡北,引黄河水向东北流经吴忠市到灵武市。秦渠又名北地东渠,据说这个名称也与它位于北地郡的黄河以东有关。历史上北地郡的建制,虽然一直延续到唐,但其辖地达到宁夏平原的,只有秦、汉时期的北地郡。秦渠凿于秦朝,还是可能的。除河东秦渠外,据说秦还在河西穿凿渠道,后人称为北地西渠。
灵渠
灵渠,古称秦凿渠、零渠、陡河、兴安运河、湘桂运河,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境内,于公元前年凿成通航。灵渠流向由东向西,将兴安县东面的海洋河(湘江源头,流向由南向北)和兴安县西面的大溶江(漓江源头,流向由北向南)相连,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有着“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的美誉。
江南运河
江南运河,曾称江南河、浙西运河,为京杭运河的南段。北起江苏镇江、扬州,绕太湖东岸达江苏苏州,南至浙江杭州。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公元前3世纪),因长江—钱塘江之间地势低平,河湖密集,已出现沟通河湖的运河。后经历代开凿、疏浚,江南运河初具规模。隋炀帝大业六年(年)重新疏凿和拓宽长江以南运河古道,形成今江南运河。
两汉
(1)黄河流域以营建灌溉渠系为主,著名工程有六辅渠、白渠、龙首渠等。
六辅渠
古代关中地区六条人工灌溉渠道的总称。汉元鼎六年(公元前年),左内史儿宽在郑国渠上游南岸开凿六小渠,以辅助灌溉郑国渠所不能达到的高地,故名。民间亦省称“六渠”。至唐犹存。《汉书·沟洫志》:“自郑国渠起,至元鼎六年,百三十六岁,而儿宽为左内史,奏请穿凿六辅渠,以益溉郑国傍高昂之田。”颜师古注:“在郑国渠之里,今尚谓之辅渠,亦曰六渠也。”
白渠
白渠建于汉武帝太始二年(公元前95年),因为是赵中大夫白公的建议,因人而名,故名白渠。这是继郑国渠之后又一条引泾水的重要工程。它首起谷口,尾入栎阳,注入渭河,中袤二百里,溉田四千五百余顷(《汉书·沟恤志》)。该渠在郑国渠之南,两渠走向大体相同,白渠经泾阳、三原、高陵等县至下邽(今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下邽镇)注入渭水,而郑国渠的下游注入洛水。
龙首渠
龙首渠位于陕西省,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条地下水渠,是一引洛渠道,在开发洛河水利的历史上是首创工程,它是今洛惠渠的前身。建于西汉武帝年间。从今陕西澄城县状头村引洛水灌溉今陕西蒲城、大荔一带田地。渠道要经过商颜山。这里土质疏松,渠岸易于崩毁,不能采用一般的施工方法。汉族劳动人民发明了井渠法,使龙首渠从地下穿过七里宽的商颜山。
(2)江淮、江汉之间以修治天然陂池为主,著名工程有六门陂。
六门陂
又称六门堨,是汉元帝时南阳太守召信臣于建昭五年(公元前34年)主持修建的。它位于穰县(今河南邓县)之西,壅遏湍水,设三水门引水灌溉。元始五年(公元5年),又扩建三石门,合为六门,故称六门堨。
(3)东南以排水筑堤、变湿淤之地为良田为主,著名工程有鉴湖等。
鉴湖
鉴湖在浙江省绍兴城西南,为浙江名湖之一,俗话说“鉴湖八百里”,可想当年鉴湖之宽阔。鉴湖是一处适合观光游览、休闲度假的江南水乡型风景名胜区,由东跨湖桥、快阁、三山、清水闸、柯岩、湖塘6个景区和湖南山旅游活动区组成。鉴湖不仅有独特的自然风光,还有许多名胜古迹为之增色。
(4)西北主要利用雪水或地下水,修筑特殊的水利工程—坎儿井。
坎儿井,是“井穴”的意思,早在《史记》中便有记载,时称“井渠”,而新疆维吾尔语则称之为“坎儿孜”。坎儿井是荒漠地区一特殊灌溉系统,普遍于中国新疆吐鲁番地区。坎儿井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吐鲁番的坎儿井总数达多条,全长约公里。
坎儿井是开发利用地下水的一种很古老式的水平集水建筑物,适用于山麓、冲积扇缘地带,主要是用于截取地下潜水来进行农田灌溉和居民用水。
坎儿井的结构,大体上是由竖井、地下渠道、地面渠道和“涝坝”(小型蓄水池)四部分组成,吐鲁番盆地北部的博格达山和西部的喀拉乌成山,春夏时节有大量积雪和雨水流下山谷,潜入戈壁滩下。人们利用山的坡度,巧妙地创造了坎儿井,引地下潜流灌溉农田。坎儿井不因炎热、狂风而使水分大量蒸发,因而流量稳定,保证了自流灌溉。
三国两晋南北朝
曹魏兴复了芍陂、茹陂等许多渠堰堤塘。北魏孝文帝下令有水田之处,都要通渠灌溉。
(1)芍陂(quèbēi)
年10月12日晚,在国际灌排委员会于法国蒙彼利埃召开的第66届国际执行理事会全体会议上,芍陂成功入选年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单。
芍陂由春秋时楚相孙叔敖主持修建,与都江堰、漳河渠、郑国渠并称为我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
春秋时期楚庄王十六年至二十三年(公元前年~公元前年)由孙叔敖创建(一说为战国时楚子思所建)芍陂引淠入白芍亭东成湖,东汉至唐可灌田万顷。隋唐时属安丰县境,后萎废。年后经过整治,现蓄水约7万立方米,灌溉面积4.2万公顷。迄今虽已有多年,但其一直发挥着不同程度的灌溉效益。
(2)茹陂
茹陂,古代水利工程。在今河南固始东南。东汉末扬州刺史刘馥开凿。
其他朝代
4、隋唐
开通大运河有利于农田灌溉。唐朝设专官管理水利事业,各地修建了不少水利工程,仅江南兴建和修复的水利工程,就大大超过了六朝的总和。
5、五代十国
兴修水利工程,如安丰塘(南唐)、捍海塘(吴越)。
安丰塘古称芍陂(音quèbēi),又称期思陂,隋唐以后设置安丰县。因此被称为安丰塘,是中国淮河流域古今重要的水利工程,位于今安徽省淮南市寿县中部地区。史载由春秋时期楚国丞相孙叔敖建于楚庄王十七年至二十三年(公元前—公元前年),古时候被誉为“天下第一塘”。
年,国务院公布其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国家一级水源保护地。年10月13日,在法国蒙彼利埃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66届国际执行理事会全体会议上,寿县县长程俊华接过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证书。安丰塘(芍陂)从此成为安徽省首个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6、元
开凿会通河(山东东平到临清)、通惠河(通州到大都)。
谢谢阅读
橘子备考自习室
公考资料全知道
需要公考资料的亲
欢迎扫描下方